亲历十运 感受十运——那些让我们感动的时刻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24日13:50 中国体育报 | |||||||||
十运会比赛已经落下大幕,在江苏工作了半个月的记者在场内场外产生了颇多感受。在即将离开江苏的时候,我们把一些最深的感受写下来,从另一个角度来感受十运会。 从一千到一个 刘翔走到哪里,成群结队的记者就追到哪里。10月20日,在刘翔召开赛后新闻发布会
一天以后的那个晚上,是十运会女子400米栏决赛,主角是刚刚获得芬兰赫尔辛基世锦赛女子400米栏第五名的黄潇潇。这个夜晚,在异常“宽松”的混合区里,我占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位置。因为除了几家电视台的记者,混合区里的电台和文字记者屈指可数。确切地说,我只遇到了3名比较熟悉的“战友”。按照规定,即使在混合区,电台和文字记者也只能站在电视台记者挑剩下的位置。4名“战友”相视苦笑,不约而同地摇了摇头,得出这么一个结论:我们4人“代表”了目前中国田径的真实水平。 下一个片断发生在田径最后一个比赛日的那个早晨。田径比赛中,比十项全能还要艰苦的男子50公里竞走项目在雨后江南异常湿冷的晨风里鸣枪了。记者没有来得及吃早饭,特意穿了件厚厚的夹克赶到赛场,可是接近中午11点的时候,一种许久未曾体验过的“饥”“寒”交迫的感受迫使我匆匆退场吃了一份盒饭。此时,在50公里的漫长赛道上,参赛选手还在一边向头顶浇着凉水,一边迎着风,一步步向终点靠近。当年届30的云南老将虞朝鸿高举双手向寥落的现场观众致意的时候,已经是中午12点半以后,内场几名穿着黄马甲的电视台记者还在向现场大屏幕提供画面。虞朝鸿这次获得的不只是一个十运会冠军,他的成绩与男子50公里竞走的世界纪录仅仅差了3秒!然而在混合区里,记者环顾四周,所有的电视台、电台和文字记者加起来,竟然只有我一个人。我的眼睛湿润了,这还是我来到南京十运会赛场后的第一次。英雄归来时,却没有多少人能和他一起分享苦和乐。 最后一个片断发生在田径比赛结束当天的那个午夜。当时我正在等待午夜12点从奥体中心开往市区的末班车。就在这个晚上,刘翔客串男子4×100米接力,使上午还比较冷清的田径赛场在收官之际掀起了最后一轮冲击波。最后一个故事的主角就在午夜12点登场了,这个充满娱乐元素的主角是一名在电视台工作的小帅哥,“我平时是专跑娱乐的记者,今天晚上被派过来追踪刘翔,不过现在我最喜欢的体育明星其实是郭晶晶。” 以前不止一次地听别人感叹,中国田径的明星太少了。可是现在,“刘翔”只有一个,但是中国的田径记者又有几个呢?本报记者葛会忠(南京10月23日电) “人文关怀”给人温暖 江苏省有13个地级市承办了本届十运会,十运会女篮决赛阶段和男篮小组赛阶段的比赛分别在江苏省张家港和泰州举行。作为本报赴分赛区的记者,我对这两座城市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不仅因为这两座城市整洁、漂亮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也不仅因为当地组委会热情的接待工作,为我们提供了便利的采访条件,两大分赛区组委会让记者感受到的那种“人文关怀”才是此中真正让人难忘的情愫。 9月23日,当接送记者的大巴缓缓驶入港城时,有同行忍不住赞道:“张家港街道、市容真干净,不愧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被安排入住沙洲宾馆后,有记者提议能否打场篮球活动一下。赛区接待人员迅速与体育中心联系,为我们在体育馆训练房安排了一片场地。整个赛事期间,我们在空闲时都能去那儿打一场球。 为了给记者采访提供交通便利,组委会安排了一辆中巴车,每天接送记者于住地和赛场之间。在记者的工作间内,除配备必要的电话、传真机、电脑,确保网络畅通外,赛区还准备了点心、水果和饮料,并有志愿者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张家港赛区的接待安排让我们所有记者都感到很贴心,很温暖。 10月14日至18日,十运会男篮小组赛在泰州举行。和张家港一样,“凤凰城”泰州也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为我们的采访报道工作提供了便捷而周到的服务。由于部分记者每晚只能看完第一场比赛就要提前回宾馆发稿,专门接送记者的司机师傅得知情况后,自愿加班把我们提前送回宾馆。 此外,由于晚上的比赛结束时间晚,泰州赛区组委会在篮球记者入住的开泰宾馆每晚都准备了夜宵,供记者在工作之后补充营养。这在我以往的采访经历中是从来没有享受过的“待遇”。本报记者王春秋(南京10月23日电) 冷门项目普及课 10月23日的皮划艇赛场上,聚集了200多个记者,长枪短炮包围了整个赛场,河对岸还有几百名观众在看比赛。由于皮划艇比赛是十运会最后一个结束的项目,所以这两天的比赛格外引人注意,以往只有一两名记者观战的皮划艇比赛也借机大大扩大了自己的影响。 “希望我们的皮划艇通过十运会能普及得更快。”水上中心副主任刘爱杰说。的确,玄武湖赛场成了皮划艇项目的普及大课堂,赛场的播音喇叭里一遍遍介绍皮划艇的基本规则和队员资料。有些家住在附近的观众从赛艇比赛开始就来到玄武湖看比赛。“原来没看过,电视里也很少放,没想到这么好看。以后再有比赛我还来。”家住附近的张先生说。 和皮划艇同样冷门的还有自行车。“凯林赛”、“争先赛”这些专业体育记者听着都糊涂的词语,现在已经被很多南京观众熟悉了,因为他们有机会到赛场去看中国最高水平的自行车比赛。平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拿到赛场上,还真是让人看得兴趣十足。甚至连赛场终点处寺庙里的和尚,也都拿着数码相机出来拍照片。让佛门弟子关心红尘之事,可见自行车魅力之大。赛艇、现代五项、马术等冷门项目都通过十运会走进了更多老百姓的心里。 这些冷门项目都具备以下特点:比赛场馆一般离市区比较远,国内比赛少,国际比赛没有转播,最多在体育新闻中播条短新闻,或报纸边栏写个几百字。由于没有合适的途径进行宣传,所以大多数人对这些项目知之甚少,这样就导致项目关注度低,难寻赞助和合作,后备人才匮乏,发展就更加困难。十运会让更多老百姓走进赛场,看到精彩的比赛,成功地“盘活”了冷门项目。本报记者陈思彤(南京10月23日电) 校园里的比赛不一般 在国内采访垒球比赛已20年,从未见过像十运会垒球赛如此众多而又充满激情的观众——8天,观众多达16万人次! 见此,国际垒联主席波特先生连说“没想到”,原中国女垒主教练李敏宽也说:“搞垒球一辈子,这么热烈的场面很少见。” “为什么?就因为比赛放在了校园,放在了南工大。”国家体育总局手曲棒垒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江秀云说。 就要告别南京了,让记者不吐不快地惟一感受就是:校办比赛好。好在哪里? 一、学校人力资源丰富,各方面的人才都有,通过团委和学生会一号召,立刻就可以组织起一支庞大的志愿者队伍。十运会江苏省给学校的志愿者名额是370人,而南工大承办垒球赛,报名的就有3000多。 二、学校易于培养有组织、有纪律、讲文明、懂规则的观众。 三、年轻学生充满活力,充满激情,紧张的文化学习之余,他们也需要有一个释放的空间和舞台,而体育比赛是他们释放激情最佳的舞台。 四、比赛在校园里进行,不但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娱乐活动,同时也给学生们创造了一个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学习交流的机会。 五、比赛放在校园里,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体育健儿胜不骄败不馁、吃苦耐劳、团结拼搏、为国争光的体育精神,并以此形成聚集力。南工大的王校长深有体会地说,对于思想教育而言,这一切比上十堂政治课还管用。 六、为了体育比赛而兴建的场馆,赛后尽可得到充分的利用。据了解,南工大现有的三片垒球场,自2003年为承办世青赛而新建以来,每天都满满当当。学校开设垒球选修课,一个班40人只能限报4人,结果谁都想去,只好通过抽签来决定。 七、透过体育比赛,也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我在想,要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些冷门的比赛项目也放在大学里举行,那该多好啊。 本报记者 张耀光(南京10月23日电) 南京百姓健身热情高 因为今年十运会期间的群众体育活动也被放在了与竞技体育同等重要的地位,编辑部专门派我对各种群体活动进行跟踪报道,我也因此有机会切身感受到了南京市民参与健身的高涨热情。 在全民健身博览会的开幕式上,有一群来自南京市玄武区的小拉舞表演队,他们要在舞台上进行健身活动展示,并且想把在南京有良好群众基础的小拉舞推向全国,走向世界。为了表达他们对十运会举行的激动之情,他们的队员将自己手工制作的一个景泰蓝的工艺品——一个匾额和四只十运会的吉祥物送给了组委会。这一个小小的举动表达出了普通百姓对全民健身的热情和激情。 我还清楚地记得,博览会开幕式当天上午的展示活动全部结束后已经11点了,我走出江苏省五台山体育中心时,看见一群老年人正在场外搭建的主舞台上顶着大太阳认真地练着秧歌。她们在用专业运动员的要求对待自己,她们同竞技赛场上的体育健儿一样值得我们喝彩。 这些只不过是众多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中的一两个事例,却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全民健身的蓬勃气息。 本报记者曲晓阳(南京10月23日电) 专车送我去采访 走到酒店门口的循环班车站,看一眼表:3点14!也许能赶上3点半那一班吧?心里正这么想着,“你要去哪里?是奥体中心吗?”一个声音突然传过来。“是呀!班车是3点半吗?”“没有,这个时间段人少,改成间隔1小时了。我派人单去送你一趟吧。”说话的这个人就是在江苏大酒店为记者提供服务的车辆调度员,大家都称他为“马调度”。 一个人坐辆依维柯专车去奥体?我感觉还挺得意的。晚上开会的时候忍不住就把此事“宣传”了一把,没想到,却遭到了不少人的“嘲笑”—— “我那天也是啊,没赶上班车,楼下的马调度也给我派了专车。”“你才知道啊?老早就有机动用车候着了。” 十几天下来,“马调度”已经和大家成为了好朋友,出门进门时都会打个招呼。“马调度”名叫马国俊,是南京汽车制造厂的车辆调度员。在十运会开幕的第二天,组委会发现记者用车频繁,仅靠班车还满足不了各种临时要求,因此第二天便调配了汽车到众多记者入住的酒店,其中我们入住的江苏大酒店共调来9辆车,均由马国俊调度安排,给记者们解决临时机动采访用车的问题。 据了解,9辆车平均每天出车30余次,司机师傅轮流值班,从早上6点坚持到夜里10点才能休息,吃饭也要轮流去吃盒饭。“很辛苦吧?”“没什么!只有十几天,还能坚持。”马调度憨厚的一笑。 “记者们老是临时要车,会不会感觉很烦?”“没有啊,一点儿也没有烦过。你们为了工作起早贪晚的,更辛苦。我们的宗旨就是为你们服务好,这都是应该的。”马调度说着,一脸的真诚令人感动。本报记者王向娜(南京10月23日电)(来源:中国体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