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十运热浪扑面而来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10日05:15 重庆晚报

  没有烟雨,只有楼台,风和日丽下的金陵,难见书中“烟笼寒水月笼沙”的古秦淮意境,扑面而来的是现代化的十运气息,即使不是那么强烈刺鼻,但足以让人感受到,硝烟已来,烽火已经点燃。

  十运的大幕12日才正式拉开,但十运的烽火已经在秦淮周边早早点燃。昨天是各代表团正式进驻南京的日子,在禄口国际机场,各个贵宾通道口都有手捧鲜花的美女和闪光灯在
迎接各代表团。从走下舷梯的那刻开始,随处可见的十运宣传画足以让每个人意识到,十运的脚步近了。

  机场没有专门的媒体接待,多少算东道主给我们留下的缺憾。只不过出租车司机的口舌如簧让人豁然开朗,他们对金陵名胜导游式的津津乐道似乎像统一接受过培训,这是典型的对南京的宣传,其实这才是江苏举办十运最大的意义。

  十运的气息无所不在,热情的金陵古都人已然把十运当成了一个大筐,把什么都往里装。出租车收音机里电台主持滔滔不绝的说着十运,一个卖玉米棒的老板“悬赏”给江苏金牌选手免单的事与其说是笑话,倒不如夸人家有“贴牌”意识。从上到下、由老到小、十运已然深入人心。

  宾馆、机关单位、商场小店,都悬挂着迎接十运的横幅,全民皆动的南京人,似乎像当年迎接解放军进城那样,倾泄着他们的关注和热情。吹面不含秦淮风,在这样一个秋日里,十运的风情显然比中山陵、明孝陵、夫子庙、玄武湖更惹人醉。

  十运是全运历史上第一次在京沪粤三地之外进行,经济高度发达的江苏对这样一届盛会的重视是无与伦比的。光是警方海陆空全方位的演习就搞了两次,而对于12日晚开幕式的排练更是全民皆兵。光是七八千人的大型表演团队还不算,即使像昨晚第一次的正式彩排,连现场观众都要组织预演,几万人的队伍,说组织就组织起来,一点不嫌费事、一点也不含糊。据说开幕式中全是高科技,走在经济发展前沿的江苏人明白,开幕式是真正的窗口,是展示改革发展中的江苏最好的窗口,不仅向国人,更是向世界。

  十运的热浪已经扑面而来了,看来组委会为开幕式的晴天准备的人工消雨直升飞机不管怎么都有用场了。

  首席记者 王印毅 (本报南京专电)网络编辑:孔祥伟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