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篮球-CBA> 正文 

闵鹿蕾首次出任国篮主帅 出征东亚会目标指冠军(图)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9月27日01:21 新京报
  中国男篮圈定出征东亚会名单,亚锦赛选手只留4人
闵鹿蕾首次出任国篮主帅出征东亚会目标指冠军(图)
闵鹿蕾总是很低调,但总能低开高走。

  本报讯(记者田欣欣)记者昨天从中国篮协获悉,参加第四届东亚运动会的中国男篮12人名单已经圈定,本届中国男篮由闵鹿蕾担任主教练,原国青助教郭士强担任助理教练。

  在新一届国家队名单中,保留了唐正东、易建联、王仕鹏和孙悦四名出征亚锦赛的球员,而此前被尤纳斯放弃的北京队焦健、吉林队王博和辽宁队张庆鹏也都纳进东亚运动会国家队名单。另外,本次入选国家队的还有古立业、孟达、罗志、吕晓明和胡克。从出
征本届东亚运动会的中国男篮队员名单来看,中国篮协还是以2008年奥运会为着眼目标,并未派出全部主力阵容出战,更多的选择了一批有潜质的年轻队员。“我们这次选择的队员主要是以中青年队员为主,让没有打过亚洲比赛的队员体验一下比赛的氛围,现在打下一个好的基础,为2008年奥运会做准备。”篮管中心副主任胡加时说。

  闵鹿蕾此次担任国家队主教练虽然只是一个过渡人物,但对于第一次担任国家队主教练的闵鹿蕾来说担子依然不轻,毕竟在锻炼年轻队员的同时,拿冠军奖杯也是他要完成的任务。

  “闵鹿蕾一直是国家重点培养的年轻教练员,他既是国家男篮的助理教练,又是国青男篮的主帅,让他出任主教练再合适不过了,毕竟打完

十运会后全队只有4天的集中训练时间,由于他对球员非常熟悉,所以不存在球员和教练相互适应的问题,大家都可以很快的进入状态。”

  本届东亚运动会将于2005年10月29日至11月6日在中国澳门举行。

  自白

  闵鹿蕾:就是个临时管家

  本报讯(记者孙海光)在得知闵鹿蕾担任参加东亚运动会

中国男篮主教练一职时,记者随即与他取得联系。闵鹿蕾在电话里纠正了记者所提的“国家队主教练”,他表示一切听从篮管中心领导的安排,力争打出好成绩。

  “不是国家队主教练,就是临时组队出去打东亚运动会。”闵鹿蕾向记者纠正着。

  由于已经得知尤纳斯亚锦赛后将再赴希腊执教奥林匹亚科斯俱乐部,篮管中心在亚锦赛前就找闵鹿蕾谈过话,让其带队参加10月底在澳门举行的东亚运动会。“没有什么想法,一切听从领导的意思。从我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努力干活,争取拿到好的名次。”闵鹿蕾说。

  这支国字号球队将在十运会后开始集结,并没有几天集训时间,闵鹿蕾对此也有些担心。“打比赛当然都希望争取好的名次,但现在我还不了解其他国家的报名情况,很难说什么。”在谈到本次国家队12名队员的选择时,闵鹿蕾称没有刻意的选择标准,整个名单也不是他一个人定下来的。

  “没什么标准,就是看谁的情况怎样,现在是否适合集训比赛而已,目的也是为了锻炼新人。”张庆鹏、古立业、孟达、罗志、胡克等人是闵鹿蕾带队参加世青赛时的主力,唐正东、易建联、王仕鹏等人也是国家队的新人,焦健更是北京队的老队员。这些球员不会让闵鹿蕾感到陌生,下一步的工作只是如何配合和收集对手情报了。

  快评

  过渡者>继任者

  闵鹿蕾不缺乏国家队执教经历,但作为主教练带队出征却还是第一次。虽然这不是一支纯粹意义上的国家男篮,所备战的也不是一次重大赛事。从篮管中心与尤纳斯的签约合同以及李元伟亚锦赛后的表态中可以看出,国家队主帅后3年的第一人选仍是尤纳斯。不过

北京奥运会后,从中国篮球的长远发展来看仍需要本土教头,而闵鹿蕾无疑是个非常理想的人选。

  2000年开始,闵鹿蕾在国家队先后辅佐过蒋兴权、哈里斯和尤纳斯三位中外教头,他也是中国篮协所重点培养的本土教练。今年6月中旬,闵鹿蕾接替法国人盖当做过一把国青队“救火队长”,虽然“救火”未成,但闵鹿蕾也并未因此“惹火上身”。

  世青赛对闵鹿蕾来说原本就是一次篮管中心临时委命的“打短工”经历,6战皆败非但没有饱受批评,篮管中心上下还给予了他一致的肯定。

  由于此后队员们都要打全运会和CBA联赛,而新一期国家队集训要等待明年4月份,所以并不影响又回到了希腊执教的尤纳斯的行程安排。中国篮协与尤纳斯的合同也是如此。而在完成东亚运动会后,闵鹿蕾仍将继续执教北京队,但他在北京队、国青队和国家队的执教经历也将会成为北京奥运周期结束后中国男篮主帅的一大热门人选。

  这一次东亚运动会将是闵鹿蕾又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把握得住,他很有可能缩短这段“等待”的时间。

  孙海光

  = 《新京报》服务热线:010-63190000 、010-96096333 =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0,000篇。


 

评论】【篮球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