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只要摔得漂亮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9月11日07:58 东方体育日报

  文/帕特里克·赫卢比

  浪费、幼稚、粗暴,这些都没错,不过听听布德·科林斯的说法,禁止网球选手摔拍子有个更好的理由——“会导致生命危险。”这位老资格网球评论员笑着说。

  科林斯讲了自己许多年前的一次出糗经历,当时他在南非参加少年赛,比赛中他将一
个机会球打飞了。伴随着血压飙升,他狠狠将手中的木质球拍摔出场地,“它弹出了场地边的护栏,外面就是个停车场,有个倒霉的家伙刚巧从车里走出来……”

  理由挺充分,不过法拉盛中心的球场旁边不是停车场。如今的美网赛场少了些令人怀念的东西,但不是安迪·罗迪克的心魔。本届美网已进入收官阶段,我们看见小威丢了价值4万美元的耳坠,看见卫冕冠军库兹涅佐娃首轮就丢了卫冕机会,看见英国人的希望穆雷在赛场上吐出了他的午饭。

  都挺好玩的,不过这些在阿根廷人纳尔班迪安昨天的暴怒面前就显得小儿科了。观众热捧的是那些不顾一切狠狠砸拍的好汉们,“今年我还没见到过一把坏拍子。”上周末,法拉盛中心球员休息室的工作人员卡尔·穆那林不无失望,“到现在啥都没摔坏。”

  穆那林对破拍子很有亲切感。过去20年的美网赛事中,他收拾过无数把手的碎片,弯曲的拍柄,在他看来,那些可是记载着美网变迁史的一件件后现代派抽象艺术品。

  可是近几年来,球员暴怒牺牲品的数量急剧下降。“球员们越来越会自我控制,或者说,失败不像从前那么令他们愤怒了。”穆那林说。上世纪50年代,当时的美国头号选手巴里·麦坎在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曾把一把拍子从湖的一边扔到另一边,“差不多有100码。”科林斯至今津津乐道。

  遗憾的是如今的

网球选手已经不屑于书写这种传奇了,他们更乐意效仿博格和桑普拉斯,坚韧克己从无把柄。比如费德勒,这项运动的头号天才在青少年时代也热衷于猛砸球拍,可惜美网卫冕冠军如今的自律程度和他的战绩呈同比增加,他现在沉着冷静、无懈可击。

  难怪法拉盛中心的观众如此怀念因伤缺席的前美网冠军马拉特·萨芬,此人曾在一个赛季摔坏了50把以上拍子,且据传能用双手将拍柄掰断。可既然史上最出色的砸拍手不在,人们只能冀望于法国后起之秀加斯奎特,这孩子在去年美网资格赛中因为判罚争议,几乎将球拍砸向一名司线脑袋。

  可惜许多人不爱出风头,摔拍大戏要留到休息室才上演,穆那林回忆了一位著名球员下场后的爆发。“他先把包扔下,发了10秒钟呆,旋即掏出一把拍子砸向地板,梆梆梆!碎了!”然后是第二把,第三把,“三把拍子,一下全都摔得粉碎。我在心里喊:停下,还是摔个枕头吧!”穆那林明白,现在职业高手的每把球拍价值在1000美元以上,几乎是科林斯当年15美元一把的木球拍的100倍。

  可无论如何,当众摔拍的减少是美网的悲哀。作为一项个人运动和高雅运动,网球手不能冲队友撒气,不能朝教练叫骂,不许向对手挑衅,对裁判不敬更是严禁,因此一旦怒火上升,摔拍是他们唯一能发泄的途径。

  从某种意义而言,摔拍也能拉近球迷和职业球员的距离。许多人一定说不出罗迪克的最快发球速度、阿加西的反手擅长角度或者费德勒的来球预判能力,可目睹萨芬的一次摔拍可以让他们回味许久。

  “我也打球,我也喜欢摔拍,可是拍子刚脱手我就后悔,‘要命!我可不能像职业球员一样有免费球拍使。’”法拉盛中心里的一个年轻球迷说道。

  谢天谢地,纳尔班迪安总算直到男单四分之一决赛才开了摔拍先河,何况本周青少年组比赛全面开打,那些愣头青年少气盛容易冲动,爱看摔拍的球迷想来大有盼头。

  不管怎样,美网推崇的是想摔就摔,只要摔得漂亮,就算输球,照样有人为你鼓掌。潘丽娟 编译

  作者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