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传奇5号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9月05日08:50 上海青年报

  “那晚签了合同,凯尔特人的CEO罗威尔就问我———杜,你想要什么号码?”回到上海的杜威颇有些疲劳,但是在记者的围追下,他也非常乐意讲述自己之前在苏格兰72小时的经历,兴奋之情还是洋溢在脸上。而对于杜威而言,能够拿到心仪的5号,自然是“对方诚意的重要体现之一”。

  “我之前去评估的时候,穿的就是一个5号,于是我就试探性地问了一下———5号?
结果他微笑着告诉我———好,杜以后你就是我们的5号了!”说到这里,杜威的自豪之情掩盖了大多数的倦容,“结果他们的动作确实很快,就那么一个晚上的时间———我第二天参加发布会的时候,5号球衣上已经印上了我的名字,而且宣传画册也很快出来。”鉴于中国人的姓名特点,在印刷前俱乐部还特意咨询了是“WeiDU”还是“DUWei”,最终后者成为凯尔特人5号球衣的同义词———至少在今年。

  本版撰文记者陈敏

  一个“5号”,的确也让年轻的杜威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毕竟对方是豪门俱乐部,“5号”无论在哪里都是一个后方中坚的概念。而至少在国内这段岁月里,杜威的成长经历完全配得上这个“5号”。无论在国奥队还是在申花队,出道很早的杜威都是后防线上最令人放心的人物,在感觉上来的时候,他会带球到前场甚至完成射门,关键时刻的头球还能解救全队于水火之中———这个印象活脱就是当年的一个范志毅。

  的确,很早的时候,就有人把杜威当作范志毅的接班人,这是出于一种主观。当2002年

世界杯之前的5月,范志毅高举亚洲足球先生的奖杯之时,他的小师弟杜威也在一边腼腆地抱着“最佳青年球员”的奖杯,后者在当时就定下一个目标,迟早他也要成为“亚洲足球先生”。“目标就在身边,很近但是也很远。”范志毅比杜威大一轮,当范志毅迎来了世界杯的时候,已经达到个人的巅峰,而杜威则凭借19岁的年龄开始了个人的发展之路。在随后的世界杯的后两场比赛中,杜威顶替了范志毅成为了国家队的主力中后卫,这段历史也让他始终铭记在心。“我知道,范志毅能够获得这样的成就,无疑就是留洋的成果,那个时候开始,我就想着自己一定也要出去。”

  接力,或许有这样的意味。

  1988年,19岁的范志毅首次入选徐根宝执教的国家二队;1995年,14岁的杜威被徐根宝创办的有线02俱乐部挑中,千里迢迢地从故乡郑州来到上海。当2002年根宝重组申花队的时候,他把5号

球衣交给了杜威,而在杜威进入申花一线队的第二年,他也以队长的身份代表申花队捧起了全国冠军的奖杯。刘军是唯一的作为球员的双冠王,他认为两人拥有类似的气质:“要说能力,两个人确实都很了得。不过比起小范,杜威还差点威慑力,感觉还是有点闷。”

  作为老大哥,范志毅始终都在教导杜威。九运会,两人就被安排住在一间房子里,当时更多的是业务讨论;而在前不久的上海足球锦标赛中,两个申花的5号再次被安排在一个房间内,此时的杜威讨教的更多的是留洋。作为过来人,老5号无需再向小5号探讨更多的技术环节,更多的是作为中国顶尖球员的出国深造的梦想———在上海滩上,一断就是五年。“他的技术绝对没有问题,就是在交流上需要改进。”小范对于杜威很有信心,“我性格比较外向,而他的性格有点内向,但是比我沉稳。中国人在外面总是能够给人谦虚内敛的感觉。作为一个足球运动员来说,这样的性格并不是什么好事。杜威必须有所改变,变得更加主动,富有侵略性,才能在英国站住脚跟。”

  范志毅已经老了,回来了,昔日的大将军现在无球可踢。在他目前为止最后的一项比赛中,他是替补上场,换下的正是目前上海滩球场上的领袖人物———杜威。当杜威下场的时候,他把队长的袖标从自己的胳膊上取下来,认真地为老大哥戴上……只是这一幕和现实形成镜面效应,真正接过枪的人是杜威。他脱下了申花的5号,奔赴欧洲,穿上了那里的5号……这似乎就是范志毅当年的道路,只是杜威不过才迈出第一步。

  “其实,号码就是一种象征,我的偶像是13号的内斯塔,而不是5号的费迪南德。当然,前辈的确也会给你带来一些压力,但也是激励。”

  曾经的范志毅是一面旗帜,现在杜威正在接近并且超越他,但是凯尔特人的5号则是另一种高度———这是属于比利·麦克尼尔的号码,这位前苏格兰国脚1967年率队在冠军杯决赛中2比1战胜

国际米兰,成为第一个捧起冠军杯的英国人。“那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至少我这个5号不能差得太离谱吧,一线队、替补、主力,一步步来努力,我认为我可以的。”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