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赫尔辛基之寒 中国田径之痛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8月16日08:23 大众日报 | |||||||||
一枚银牌,一个第四,六个第五,还有一个第六、两个第七,中国田径选手就这么结束了第十届世锦赛之行。 赫尔辛基,让中国田径选手深感盛夏里的寒意,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天天临近时,希望这份寒意能够让中国田径以及相关人员清醒清醒。
刘翔没夺金未必是坏事 前来采访本届世锦赛的中国记者远远超过历届,因为有刘翔。 多年无人关注的中国田径因为出了一个成绩优异而又有明星气质的刘翔,一时喧闹起来。在商业触角无孔不入的今天,刘翔被有意无意地包装成了“天下无敌”,引发疯狂的追捧,一个运动员的正常生活被打乱,压力可想而知。刘翔的教练孙海平称,奥运会后各种杂七杂八的活动干扰了刘翔,使他的训练得不到保证,所以刘翔的状态今年有所下降。 其实刘翔夺得世锦赛银牌,实属正常。在男子110米栏这个项目上,刘翔与杜库里、约翰逊形成三强鼎立的格局,谁的综合状况好,谁才能胜出。刘翔身陷奥运会后的成名之累,状态自然没法跟奥运会时相比。 奥运会冠军刘翔未能夺得世锦赛冠军,原因很多。刘翔多次表示希望回到奥运会前的生活,也许赫尔辛基之后,这句话能够真正打动围在他身边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讲,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最有希望夺金的选手,赫尔辛基的失利并不是一件坏事。 名将的失利,格外引人注目,希望他们的失利能够成为影响广泛而深远的范本。 中国选手为何到了大赛总失常 在遭遇了2003年巴黎世锦赛大面积被罚下的悲剧后,中国竞走选手在本届世锦赛依然让人失望,虽然被罚的情况有所改善,9名参赛选手只有2人被罚下,但这更让人从超越裁判因素的高度,来审视中国竞走的问题。 其实中国竞走的失败并非个案,后面掩藏着其他项目同样的失败,共同点是:国内训练与比赛成绩优异,为什么一到了国际大赛上就让人大跌眼镜? 中国田径选手国际大赛的临场发挥能力被诟病多年,但是改进并不大。 临场发挥能力是综合能力,从本届世锦赛很多中国选手的失败来看,其实是败在细节上,例如竞走赛前对地形的不熟悉,又如中国选手英语水平差,弄不清比赛提前、搞不清药检的地方……田管中心副主任冯树勇就说,中国选手如果懂英语,比赛时能有效减少心理压力。 中国选手国际大赛临场发挥能力差,原因很多,但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参加比赛次数太少。 在2008年奥运会前,中国田径选手尤其是那些田径“攻尖计划”的尖子们应该大面积走出去,这样3年后才能在家门口从容应战外国选手。 北京奥运中国能否打个翻身仗 本届世锦赛中国队的总分为43分,超过了2003年巴黎世锦赛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但是冯树勇承认,进步幅度不大。确实,以这样的进步步伐,确实无法实现中国田径在北京奥运会上打翻身仗的目标。 要提高中国田径的水平,一个重要的渠道就是举全国田径界之力备战奥运会,优化资源配置,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科技力量,保证和突出重点,从而实现重点突破。 遗憾的是,中国田径界“重全运会轻世界大赛”的心态仍然盛行。本届世锦赛由于遭遇“全运年”,一些选手的焦点是十运会,在世锦赛上“出工不出力”。 “全运至上”是一个老话题了,但似乎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可以预见的是,一些在世锦赛比赛中状态低迷的运动员,在10月份的全国十运会上也许不乏高水平发挥。这确实是件让人无奈的事: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讲,在世锦赛上拼老命,哪比得上在全运会上拼老命? 各个省市对全运排名的近乎病态的重视以及互相攀比的对冠军的重奖,让这些运动员身不由己地“为小家舍大家”了。 这方面不能一味指责运动员和省市体育部门。利益决定行为,什么样的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选择。可行的办法,还是改变指挥棒。例如,既然全运会排名备受重视,就大幅度提高世界大赛前八名——不仅仅是奖牌——在全运会计分中的比重。 备战奥运会是一个全国性的大工程,而不仅仅只是国家队的事——本届世锦赛后,这个话题更加应该引起重视了。 (新华社赫尔辛基8月14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