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解放日报:如何突围? 刘翔现象应引起各界的思考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8月14日09:10 解放日报

  刘翔输了,输了百分之一秒,未能摘下世界冠军头衔。其实,这个结局在世锦赛前就已经可以预料到。但是,不管是对刘翔还是对国人来说,金牌还是银牌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刘翔今后的路将如何走?在一个并不正常的环境下,刘翔的前途是被毁掉还是被拓展?在世锦赛男子110米栏决赛尘埃落定之后,人们应该冷静地面对这个并不轻松的话题。

  笔者认为,与其说刘翔这次输给了法国的杜库雷,莫如说是输给了太希望自己赢的
同胞造成的环境干扰。这个具有反讽的结论一点不令人费解,而且带有极强的“中国特色”。雅典奥运会上,刘翔的完美风暴满足了中国人多年来渴望田径短跨英雄的心理,“刘翔热”自此铺天盖地蔓延开来,各种公益性社会活动令刘翔难以招架,导致他的训练无法正常进行。

  金牌,这一最能将民族情绪和热情推向极端化的物件,一旦和时下盲目追星的潮流对接,在中国就出现了畸形现象。刘翔被高度神话,他的事迹甚至进入了中学课本,开创了“活人”登入中学生偶像殿堂的先例。走向市场化的媒体像对待姚明般地炒作刘翔。刘翔打官司、刘翔拍广告、刘翔背心被偷……

  刘翔在现实中体验到超级明星“无处可逃”的处境,时不时地发出“请给我些空间和宽容,让我做原来的自己”的呼吁。

  崇拜英雄,无可厚非,落后的中国田径也需要一个英雄来唤起青少年参与这个日渐被冷落的项目。但是,刘翔只是个以跨栏为职业的选手,对其不能采用竭泽而渔、一捧上天的方式。

  对于刘翔来说,面对商业社会和市场经济,既然选择做公众人物,就必须要做好告别以往熟悉的“隐居”生活的心理准备。公众的索取和崇拜并不是单向的,在特定情形下,也是可以理解的。对于媒体,刘翔配合很好,但田管中心领导的态度是“宁肯得罪记者,也要保护刘翔”,这种态度未必正确。媒体有报道权,公众有知情权,明星也有隐私权,如何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需要采取适度的、成熟的方式。如果以绝对不能干扰刘翔的态度处理,第一会陷入“唯奖牌论”的误区,第二也扼杀了公众的热情和媒体的社会义务。

  “刘翔热”的产生恰恰是中国田径落后的体现,正因为中国田径仅有一个刘翔,于是刘翔变成了“熊猫”。保护刘翔不应该成为中国田径得不到其他奖牌的借口。假如中国田径也像美国那样随便在世界大赛上赢得十几块金牌,就不会有人赶着聚焦一个刘翔。

  既然是奥运冠军和“万人迷”,刘翔就不可能、也不应该“躲进小楼成一统”,谢绝所有正当的社会活动。但是训练是需要保证的,外界的干扰可以压缩到最小程度,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回报社会和尽名人的义务,其价值并不比世界大赛夺冠低。

  成为名人后,路反倒难走,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战胜压力,驾驭环境,这是做名人必须具备的素质。刘翔还要做好另一种心理准备:公众的关切度从来都是游离不定的,今天崇拜你,明天可能会抛弃你。

  总之,“刘翔现象”应该引起各界人士的思考,摈除偏激,走向成熟和共赢是可以达到的。刘翔的对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刘翔驾驭不了赛场外复杂的环境和人为影响。

  (据新华社赫尔辛基8月13日电)

  新华社记者 杨明


  爱问(iAsk.com)刘翔 相关网页约1,881,084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