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开局满堂彩收官放手搏 十运会预赛冬季项目一鸣惊人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7月26日08:29 黑龙江日报

  冬季项目一鸣惊人

  去年冬天,我省速滑、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3个项目运动员分别参加了十运会预赛,共有151人获得决赛资格,占全国出线运动员总数的55%,与九运会出线的56人相比增加了25人,提高了44.6。此次代表我省的有81人,其中速滑30人、短道速滑12人和花样滑冰39人,另外还有交流到外省市区的70名运动员。

  我省代表团在先期举行的速滑和短道速滑决赛中,成绩十分理想。不但囊括了速滑的4枚金牌,而且短道速滑选手打了一个漂亮翻身仗,改写了吉林省统治男子项目十几年的历史局面,一举拿回4金。加上杨扬在第十九届冬奥会上取得的2枚金牌(十运会两倍计算金牌),这样我省以12金、5银、6铜和总分385分的成绩暂列十运会金牌榜首位。

  十运会花样滑冰决赛9月在南京举行。据了解,我省选手在双人滑和女子单人滑等项目上有夺金实力。

  夏季项目有喜有忧

  我省代表团在十运会夏季项目预赛中,入围决赛人数上和项目数量也都有所增加,尤其是田径和球类项目选手表现更为抢眼。

  出线人数,略有攀高。

  我省选手参加了62项次预赛,参赛人数为857人次,有172人获得决赛资格(另有6名选手交流到解放军,实行两次计分)。其中省球类训练中心86人,另有女子手球两次计分1人;省射自剑训练中心37人;省田径训练中心38人(含基数2人);省游泳训练中心9人,另有两次计分3人及铁人三项1人;省体校2人,另有女柔、拳击两次计分2人。与九运会出线人数153人相比增加了19人,提高了12.%。

  项目广泛,特点突出。

  我省此次出线人数与上届相比增幅不大,但尖子选手却比过去有所增加,质量有所提高,项目竞争的覆盖面也更广。例如,摔跤、举重、田径、跆拳道、自行车、乒乓球和射击等项目,甚至在上届全运会一分未得的游泳项目,此次却具有了争金夺牌的选手。

  新组建的武术散打、女子自由式摔跤、射箭队均有运动员获得决赛权,尽管人数不多,但标志着我省参加全运会扩大了项目的覆盖面,增加了新的成绩增长点。尤其是女子自由式摔跤预赛出线了4人,成绩可观。

  此次我省出线选手分布在106个小项,其中重竞技球类训练中心34项、射自剑训练中心30项、田径训练中心28项、游泳训练中心13项、省体校1项,占全运会小项设置的29.7%,比九运会出线小项99项相比增加了7项,提高了7.%。

  尖子选手,发挥稳定。

  参加男子120公斤级古典式摔跤的刘德利和任力在预赛中发挥稳定,分获前两名;男子94公斤级举重的王海龙,在预赛中获得抓举、挺举和总成绩3项冠军,并在挺举中以213.5公斤的成绩打破了213公斤的全国纪录;女举53公斤级的曹磊;跆拳道男子80公斤级的刘洋等都顺利过关。

  新人辈出,老树开花。

  在十运会预赛中,我省田径和游泳等项目选手表现突出,入围决赛人数明显增加,还涌现出了一批年轻有发展潜力选手。如在十运会预赛男子组比赛中,我省选手获得1金、2银、3铜,奖牌数居全国第五位,涌现了马良(男子链球)、张树峰(男子跳高)、刘大鹏(男子短跑)、田迎春(男子铅球)、刘立(女子短跑)、迟毅男(男子800米)等。另外,男子跳高、男女短跑等被认为在北方不适宜开展的项目,我省选手也已崭露头角。

  我省男女篮和女手均获得了决赛权。尤其是篮球项目,曾在1983年全国五运会双双打进决赛。时隔20余年,男女队再次同时晋级决赛,其中女篮表现更为抢眼,以小组第一名成绩跻身决赛,另外,乒乓球除男子双打外,其它项目(包括男女团体)均有选手打入决赛圈。

  喜忧参半,有待提高。

  从预赛情况看,我省整体实力有所加强,但还存在一些不足。

  其一,尖子未形成群体。虽然出线人数有所增加,但分布到每个项目上,基本是一花独放。某一个尖子选手失利,这个项目上和级别的选手就可能颗粒无收。如乒乓球、跆拳道、游泳、射击、自行车、男女举重等均如此。

  其二,出线的人数与质量有所下降。过去少数优势项目,如柔道、举重、跆拳道、拳击等,出线人数与上届全运会相比减少了11人(九运会为43人,十运会为32人),减少了25%。小项九运会31个,十运会为22个,减少了29%。九运会预赛获前八名的人数为19人,而十运会为12人。男女柔道队都曾有过获得全运会冠亚军战绩,本届全运会第一次预赛前八名中只有男队官明坤一人出线;女队没有一人出线。第二次出线也是十分艰难,获决赛权的选手均排在9至16位。拳击项目也类似。

  十运会预赛已经结束,决战即将开始,祝愿我省健儿再接再厉取得佳绩,为家乡父老递交一份满意答卷。(黑龙江日报)

  作者:耿香华 王敬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