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两个急性子合煲金牌粥 共建青浦跆拳道基地(组图)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7月17日15:51 新民晚报
两个急性子合煲金牌粥共建青浦跆拳道基地(组图)
两个急性子合煲金牌粥共建青浦跆拳道基地(组图)
两个急性子合煲金牌粥共建青浦跆拳道基地(组图)
——海峡两岸共建青浦跆拳道基地的故事

  他叫她理事长,她叫他院长。让他们相互用一句话点评对方,两个人用的话居然差不多:他和我的性格差不多,急性子;她和我是一样的性格,性子急。

  他们都有很强的经济实力,他们都喜欢体育,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他叫孙剑群,名字叫上去像是金庸笔下的人物,青浦武术院院长;她叫王素筠,名字仿佛是请古龙取的,中国台北跆拳道协会理事长。

  我们的故事要从去年5月,两人第一次见面说起——

  第一面:3分钟。急性子见面,3分钟可作30分钟。

  2004年5月,志在奥运会上夺金的中国台北跆拳道队,正在北京什刹海体校,与中国跆拳道队一同备战奥运。

  那天,正在北京出差的孙剑群,顺便去重竞技管理中心拜访朋友。跆拳道部的部长赵磊跟孙剑群说:“剑群,中国台北跆拳道队正在我们这里训练。他们的头儿是个女的,很厉害,据说她这次发誓要在雅典夺金。不见金,她回来就辞职走人。”

  “是口伐?那我们去看看她,晚上请她吃饭吧。”孙剑群就是这个样子,人还没见,就想请人吃饭,“就凭一句话,我就觉得这样的人,可以的。”

  在道馆里,当孙剑群看到穿着运动服的王素筠时,印象更好了。“这身打扮,说明愿意与群众呆在一起。她是一个实干家。”孙剑群大大咧咧地递上了自己的名片。

  第一次见面,前后3分钟。可惜的是,下午4时,孙剑群因临时有急事,只能取消晚饭。当然,王理事长也没当回事。

  第二次:半天。两个急性子碰上半天,还不掏心掏肺?烦恼事解决了,合作也就此开始。

  那是去年雅典奥运会结束后的11月下旬。当时,孙剑群曾想从北方某省引进一批跆拳道好苗子。眼看大功告成,却最终搁浅。垂头丧气的孙剑群,在一次饭桌上,将此事告诉了相识的一位跆拳道教练颜镒隆。颜教练是中国台北跆拳道协会的秘书长,他听到孙院长的苦恼时,正巧王素筠理事长要从北京去香港。他让孙院长试着给理事长打个电话,问问她有何高见。

  “理事长我认识。”孙剑群想起了半年前的那次3分钟见面,于是,他连打了3个电话,真心实意地请这位“早已忘记长何模样”的理事长来上海聊聊。

  王素筠觉得这个“嗓门很大、头发油光”的院长,心很诚,心诚得甚至让你不好意思推脱。于是,王素筠真坐飞机来上海了。

  把理事长安排停当后,他们马上开始了谈话,似乎一分钟也不愿担搁。2个小时过去了,孙剑群从自己当武术教练开始,经商、移民加拿大,到1993年回国搞过武术队,办武术学校到1998年出任青浦武术院院长,将上海队的武术、举重、跆拳道、柔道与拳击5个重竞技项目一同承包一古脑儿地讲了出来。而王素筠也把自己在中国台北跆拳道界干了15年,最终通过竞选成为历史上第一任女性理事长,并带领队伍在雅典获得历史性2枚金牌的经历,也都一一道了出来。双方都产生了信任感。

  饭桌上,理事长给院长郑重许诺:“孙院长,你一定要培养自己的队员。如果没有好的教练,我来给你提供。”理事长的话,可以一言九鼎。孙院长激动地伸出了手。青浦武术院与中国台北跆拳道协会的合作,就这样开始了。

  第三回:4年的合约,对两个急性子来说,就像是煲粥。这是一锅海峡两岸体育人全身心投入的金牌煲。

  在上海市体育局和青浦区政府方方面面的支持下,经过一个月的准备,去年12月13日,双方正式在青浦签订了合作意向,合同一签就是4年。

  那天,孙剑群意气风发地说:“2008年奥运会,我们青浦武术院一定要拿1枚金牌。至于是不是跆拳道金牌,我们只能说‘争取’。而2009年的全运会,我们争取拿2至3枚跆拳道金牌。”

  而王素筠则表示:“与上海青浦武术院的合作,也能推动海峡两岸体育文化的民间交流。”

  之后,理事长在孙剑群家的小区里,买了一栋别墅,作为一个基地。截至本月,在半年多时间里,先后有30多位中国台北的跆拳道教练来青浦执教、辅导。目前的总教练是参加了雅典奥运会的“金牌教练”郑大为,签了4年合同。

  “这些跆拳道教练来上海,机票都是自费的。”理事长透露说,岛内的教练们对能为海峡两岸交流作贡献,都非常积极。

  7月初,首届“海峡两岸青少年体育交流”夏令营又在青浦搞得风风火火。许多台湾小朋友也借机来到青浦,与大陆同龄小朋友一起学习、交流、进步。

  傍晚打通孙剑群电话时,他正与郑大为在去北京的火车上。他们在接下来的10天要去4个城市,挑选好苗子。“这段时间是硬挤出来的,今年全运会忙得很。我们的队员已经获得了4张全运会入场券,其中一个还是预赛冠军呢。”他的爱人与孩子们刚刚回加拿大,孙剑群不得不再次面对夫妻分居两地的窘境,但是为了事业,他说这点算不了什么。

  而昨晚8时打通王素筠的电话时,她刚刚忙完有关考级的事务。“在大陆,跆拳道的晋级晋段制度,还不完善。希望将来在这方面,我们也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王素筠祖籍湖南,她一直把自己称为是炎黄子孙。她最大的心愿是在北京奥运会上,两岸跆拳道选手都能在主场披金戴银,再创辉煌。“奥运金牌要铸3年,我和孙院长都很有信心。”

  本报记者高兴

  王素筠(上)和孙剑群(下)要合力打造一支跆拳道金牌之师

  本报记者周国强摄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跆拳道新闻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