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综合体育> 其他> 正文 

体育界的兴奋剂隐形杀手:内源性合成类固醇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7月15日13:53 中国体育报

  兴奋剂对于体育界甚至普通人群,都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说起内源性兴奋剂和外源性兴奋剂,大家可能就有些模糊了。国际反兴奋剂组织把“内源性”定义为指体内自然生成的,“外源性”定义为人体不能自然生成的。也就是说,合成类固醇属于人类自身可以分泌的叫内源性的,反之,就叫外源性的。内源性合成类固醇比外源性合成类固醇更难检测。

  在早期使用合成类固醇时,外源性物质使用较多。外源性合成类固醇是一个庞大的
家族,据不完全统计,该类物质有44种之多,这还不包括其一些结构类似的化合物。上世纪70年代东欧国家广泛使用的兴奋剂主要就是这类物质。随着人们对合成类固醇危害的认识的加深以及分析检测手段的进步,外源性合成类固醇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少了。因为在如此完备的检测技术下,再使用“大力补”这样的初级的外源性合成类固醇,无异于自杀。

  兴奋剂与反兴奋剂的斗争是从来不会终止的。内源性合成类固醇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运动员滥用严重而又难以检测的兴奋剂。有些运动员为了逃避兴奋剂的检查而越来越多地使用内源性合成类固醇的制剂。内源性合成类固醇是一个相对小一些的家族,在兴奋剂名录中有22种,最典型的就是睾酮、双氢睾酮、雄烯二醇、雄烯二酮、普拉雄酮(DHEA)这类物质。内源性合成类固醇在人体自身中也会分泌,因此不能再使用定性的方法进行检测。它们都是人体自身分泌的内源性物质,故在尿样甚至血样的分析中,难以区分来源(也就是说比较难分辨样品中检测出的合成类固醇是运动员自身分泌的还是额外服用的),它们在体内的浓度极低,变化又快,这为内源性兴奋剂的检测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也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面临的一个检测难题,内源性合成类固醇成为兴奋剂中的“隐形杀手”。

  但杀手也不会总是走运的,各国兴奋剂检测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内源性合成类固醇的代谢规律及服用时对自身激素分泌的影响来寻找检测的依据。很快,反兴奋剂组织又重新夺回了检测的主动权。各国专家从多种途径找到了克敌制胜的办法。首先是从质谱入手,因为如果服用了内源性合成类固醇,其同位素丰度与自身分泌不同,专家由此可以判定运动员是否服用兴奋剂,其次,服用内源性合成类固醇时,运动员各项激素分泌的比例也发生变化,由此也可以判定他(她)们是否闯了“红灯”。以上办法已经用于实际检测,现在,“隐形杀手”成了“现形杀手”,已经没有往日的风光了。加之还有一些科学家致力于检测内源性合成类固醇基因芯片的研究,如果此项研究获得成功,那“隐形杀手”就更加无处藏身了。康比特运动营养研究所程宇镳(来源:中国体育报)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