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十运会打破多项历史最佳 上海创下参赛人数纪录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02:16 新闻晨报

  昨天下午,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上海市体育代表团正式成立。截止至昨日代表团成立之时,上海已有610名运动员获得了244个小项的十运会决赛入场券。由于尚有男子手球、自行车小轮车、皮划艇、沙滩排球等4个项目的预赛没有结束,所以预计届时上海将有660人参加十运会256个小项的决赛,这将超过九运会时586人参加234个小项的参赛规模。也就是说,参赛人数、参赛小项数将双双超过九运会。

  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将于今年10月12日至23日在江苏省举行。四年一届的全运会是国内级别最高、竞争最激烈的体育盛会,是对各省市、自治区体育运动综合实力的一次大检阅。届时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等都将组团参加本届全运会。

  尽管目前离本届全运会开幕还有3个月左右的时间,但本届全运会创下的几个之“最”,已经使十运会载入了全运会的史册。

  设项最多的一届全运会

  十运会共设32个大项357个小项,是历届全运会设项最多的一次,预计参加十运会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新闻记者和中外嘉宾将达4万人。如此多的比赛项目和参赛、观赛人数,对江苏的体育场馆设施、宾馆接待能力和竞赛组织能力都是很大的考验。

  十运会单项比赛改变以往指定办赛的做法,采取申办的方式来确定,这充分调动起了各地的积极性,有些项目甚至有十几个单位申办,竞争非常激烈。经过现场考察、综合评估,并报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最终确定13个省辖市、9个县级市、6所高校承担十运会单项办赛任务。无论是通过申办方式确定办赛地点,还是县级市和高校承担办赛任务,在全运会史上都是首次。鉴于竞赛地点相对分散,十运会还首次设立了赛区组委会,以加强对竞赛组织工作的统筹协调。

  反兴奋剂力度最大

  据十运会组委会兴奋剂检查部综合处副处长华国扬介绍,十运会决赛阶段的兴奋剂抽样检测的数量将比九运会时增加20%以上,同时,十运会兴奋剂检查范围将明显扩大。十运会由此将成为反兴奋剂力度最大的一届全运会。

  根据十运会组委会规定,自各项目运动员报到之日起到比赛结束都属赛内检查范围,同时要求运动员更详细地报告行踪信息。相关项目以积分或积分方式确定的全国前16(部分项目前8)名的运动员,如果训练地点要发生改变,必须提前48小时向中国反兴奋剂委员会汇报。如果没有及时汇报,当兴奋剂检测专员到达运动员原训练地点1个小时内而运动员未出现,将取消该运动员参加十运会比赛的资格;如果第二次检测还不到场,将按其检测阳性处理,并给予更加严厉的处罚。

  实现多元化运作

  十运会共需比赛场馆(不含训练场馆)54个,其中新建和维修改造各27个,这对于主办地而言,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即使不计土地费用,十运会比赛场馆建设资金需40多亿元,江苏省本级财政投入仅20多亿元。为解决资金缺口,江苏省创新思路,大胆实践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比如南京奥体中心总投资20.87亿元,其中财政资金10亿元,其余资金基本上全部通过市场运作;总投资2亿多元的南京赛马场以民间投资为主体,由南京市国资经营公司与民营企业南京红龙集团合股建设;激流回旋比赛场由省体育局与中山陵园管理局共建,十运会结束后,除了省队日常训练外,作为旅游项目开发经营;南京工业大学垒球场省校合作,省里出资800万元,学校出资近2000万元;更多的高校则采取自筹资金的方法建设场馆。

  获赞助额最高

  截止到目前为止,十运会签订的赞助合同金额约为3.5亿元,创下了我国全运会资源开发的新纪录。十运会在这方面能够取得成功,其秘诀就在于较好地遵循了“两个规律”———市场规律和体育赛事规律。十运会资源开发借鉴奥运会成功经验,如实施赞助招商、特许经营、门票销售等营销计划,但又结合国情省情有很大创新,如增加了其他商业资源开发、社会捐赠等内容。就赞助招商而言,赞助商不仅可以选择组委会的“套餐”,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度身定做,其中有些回报是奥运会所没有的,如在回报中增加了单项赛事冠名权和赛场场地广告权、赛场展示权等。即使是在赞助商行业排他方面也不是照搬奥运模式,如对资源市场进行细分,把汽车行业分为轿车、商务车和客车分别进行招商,仅此一项就多收入数千万元。十运会的特许经营也做得有声有色,有的是与赞助招商结合在一起,既扩大了赞助额度,企业又可以从特许产品的经营中获取利益;有的是将特许产品的标志权益一次性出售,允许企业相关产品使用十运会特殊标志,组委会不参与经营利润分成,以减轻组委会的工作负担。此外,还将与十运会有关的服务权,如指定印制服务、指定新闻发布会会场等,纳入特许经营的范畴之中。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十运会新闻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