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谱写08奥运科技新篇章-体育总局科研所改革成果巡礼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11:20 中国体育报

  2005年5月23日上午,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召开备战北京奥运会科技工作动员会,号召全所积极行动起来,全力以赴投入到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工作上来。回顾科研所的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创新,既有可喜的收获,又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挑战。

  雅典奥运周期科研服务见成效

  与奥运同行,服务奥运,已经成为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的重要工作方向。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就是演练最新体育科技的“靶场”,也成为了总局科研所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展示平台。科研所在雅典奥运周期中,把“下队服务”作为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任务重点,充分保证了测试安排和提供各种相关服务,科研人员对奥运会重点项目测试加班加点,及时反馈给运动队。

  当刘翔以12秒91平世界纪录的成绩在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称雄后,世界将焦点聚在了这位黄肤黑发的“栏上飞人”身上,长久以来默默耕耘的中国体育科研人也引来了媒体的惊奇目光。运动员斩获殊荣自然与个人的艰苦训练及教练员的辛勤培育密切相关,但刘翔背后的“科研经”也的确值得人们细细品读。2005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时,“刘翔雅典奥运夺金综合攻关服务”课题获得第二十八届奥运会科研攻关科技服务一等奖。对此,所长田野表示,运动成绩是身在一线的运动员和教练员经过长期艰苦训练收获的结晶,而刘翔的闪光也衬托出为中国体育前行默默“助推”的科研的价值。田野表示,科研并不能单以竞技成败论英雄,之所以说围绕刘翔展开的科研攻关与服务是成功的,主要是探索出了一种科研人员与运动实践紧密结合、为运动实践服务的工作模式。科研所成立了一个由4至5人组成的科研小组,在近两年左右的时间内将主要精力完全投注于刘翔身上。无论是在平时训练还是在国内比赛,刘翔都会得到科学的技术反馈资料。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科研人员甚至可以将刘翔在比赛过程中髋部、手臂的动作、每个过栏运动轨迹都进行精细的数据分析,从而对刘翔改进技术动作起到了积极辅助作用。2004年奥运会时,科研人员并没有一同前往雅典,但他们同样利用电视录像“做文章”。男子110米栏半决赛结束后,留守后方的科研人员即通过分析得出,半决赛成绩力拔头筹的法国选手杜库里是利用个人出色的冲刺能力脱颖而出的,而刘翔的栏间距节奏、频率非常科学,尚有提高成绩的潜力,况且他在冲刺阶段还有所保留,于是又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

  多年跟随国家田径队冬训的李爱东介绍了她和老一辈田径科研人员的经验。她特别强调在科研服务过程中要相互尊重,不要把运动场、教练员和运动员当成机械的试验田和实验对象;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与能力,与时俱进,利用不断更新的科技手段,来提高服务质量,使它对教练员、运动员的帮助更加直接、有效和到位;既要注意摆正科研人员与教练员、运动员之间的位置,也要注意摆正科研在运动训练中的位置。

  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和科研所组织的雅典奥运会心理专家服务组为参加雅典奥运会的每一名中国运动员所配备的《日记型——运动员心理调节手册》,是根据心理学理论、结合奥运参赛需求和我国运动员现实心理状态,专门设计的一种新颖活泼、简便易行的赛前心理准备方法。与之配套的还有提供了许多密切结合运动员备战奥运会训练和比赛实际需要的《心理调节方法咨询手册》和用来放松、振奋和集中注意力的心理调节音乐光盘。高水平竞技运动发展到了今天,运动员之间技术、体能的差距已日渐缩小,得失瞬间往往取决于心理能力的高低。它看不见、摸不着,却深刻地影响着每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使奥运会成为充满变数的比拼。科研所科研人员组织的有效的模拟训练、赛前训练或心理训练中都可以模拟在各种变化的条件、困难的环境、不利的局面、裁判的误判、对手的挑衅等情景下,采取最佳应对策略正常发挥技战术水平,模拟训练有助于提高心理准备程度,增强心理承受力。

  由国家体育总局重竞技运动管理中心出资、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开发的举重动作图像快速反馈及杠铃轨迹自动识别系统,应用于国家举重队的训练实践中。早在悉尼奥运会前,队里的部分重点队员就曾接受过此系统的测量分析。快速现场反馈系统通过拍摄队员训练画面,利用分析软件把采集到的动作画面进行分析对比,或者根据教练的需求用精准的数字、精细的线路图以及一些数字技术手段把训练画面做成棍图、曲线图、三维动画图等,从多角度观测、对比动作的规律,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数字分析队员的技术训练情况。

  另外,许多项目的优秀运动员经常到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进行承受运动训练负荷的诊断与监测,其诊断和监测结果成为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确定训练负荷以及进行营养补给等各项工作必备的重要参数。

  体制机制改革聚敛人气

  2001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启动了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机构调整、机制转变、人员分流、人才引进、制度创新,在圆满完成人事制度改革的同时,聚敛了人气,形成了科研所快马加鞭、谋求新发展的原动力。

  科研所首先通过人事改革聚人气。2002年10月,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联合下发文件,对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机构分类改革做了正式批复,明确科研所正式组建为国家非营利性体育科研机构,核定了编制人数。科研所通过随后开展的全员聘任工作,充分体现了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格规范竞聘程序,操作科学严密,使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中青年骨干走上了关键岗位。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得到明显优化,整体科研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能否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科技队伍,将最终决定改革的成败。根据岗位设置方案,制定了《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实施办法》,明确了岗位职责、任期、聘用期限和岗位待遇。其中针对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条件,制定了从学历、职称、年龄、外语水平到所承担的科研项目的数量、经费、科研成果的获奖情况、培养研究生和青年科技人员等各方面都有相应量化标准的上岗任职条件。同时淡化了年限和资历,更注重于实际工作能力与工作成绩。“按需聘岗,按岗聘用,竞争上岗”,在行政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岗位两个层次上实施了全员聘任,并在专业技术岗位上首次实行了首席专家制。还通过加强岗位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实现低职高聘和高职低聘,四年内共有21人实现低职高聘,7人次实现高职低聘,实现了岗位“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充分发挥了考核的杠杆作用,同时也强化了聘任人员的岗位意识和改革意识。为了实现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的机制,科研所制定了《专业技术流动岗位招聘实施办法》,并积极探索实行流动人员的聘任工作,四年内共聘任客座研究员9人,接受“西部之光”访问学者3人,所内各课题共聘任外单位流动科研人员65人次。

  同时,通过合理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根据国家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竞技体育运动水平和全面推进体育运动现代化上的需求,根据现有的研究基础和资源,首先明确了科研所的战略定位:立足行业、面向全国,以体育领域内的应用研究和新技术研究为主,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和创办科技产业,在全行业科技创新中发挥支撑和带头作用,整体研究开发水平达到亚洲领先、国际著名的体育科学综合研究基地,以及四大发展领域“国民体质监测健身方法研究,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研究,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体育仪器器材研究与开发”。把四大优势发展领域作为科研所工作的主攻方向,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整专业结构,将原有的11个学科专业优化调整为人体体质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体育仪器器材设施和制造、体育测量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和体育法学等13个支撑科研所研究系统的重要学科。

  在调整学科结构的基础上,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和“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总体原则,设置了与学科结构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专业结构调整遵循有利于实现科研所的体育科研,更好地发挥集约化的规模效应,有利于体育科研工作能更好地按照自身规律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打破了40年来以学科设研究室的旧体系,按研究领域和任务设置机构,将原有的10个研究部门优化调整为7个业务研究中心,以促进相临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推动多学科协同作战和联合攻关。新组建的7个研究中心,充分体现了科研所的战略定位、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其中,群众体育研究中心负责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和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开展人体体质学及全民健身方法的研究;竞技体育研究中心为实现奥运争光计划和提高优秀运动员竞技运动水平,开展以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学科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性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运动生物科学研究中心,在运动生理、运动生化、运动医学、运动营养学等领域,深入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高体育科研的科技含量和攻关水平;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着力加强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体育法学等社会科学及软科学研究,解决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热点及难点问题,为国家和体育主管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运动健康与恢复研究中心主要开展运动医学、运动营养学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逐步建立运动员健康与恢复监控体系;体育仪器器材研究中心重点加强体育仪器器材的研制,从新材料、新仪器、新训练器械上为竞技体育服务,同时加强全民健身体育器材的研究与开发;综合测试与实验中心在整合所内实验仪器设备和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朝着建设高水平测试与实验基地的方向发展,提高为全所和社会进行测试与实验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益。

  在此基础上,加强了人才引进与培养。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科研所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办法。制定和完善《人才引进办法》,给予相应的引进人才补贴、租房补贴和启动经费,积极物色和引进适应科研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充实和优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先后成功引进日本、德国留学回国人员,清华博士后、中科院及其他高等院校博士毕业生等高水平人才。

  2001——2004年,科研所累计承担课题140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4项。与1997——2000年相比,承担课题项目增加36项,增幅35%,承担国家级课题增加8项,增幅为134%。课题经费总额增幅为79%。与此同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出版学术专著数量逐年增加。2001——2004年间,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论文共85篇,平均每年发表21.25篇,结题成果49项,出版学术专著共19本,呈现每年递增的趋势。在这期间,获国家体育总局奥运会攻关与服务奖、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与软科学奖等22项。特别是在2004年,获得了首届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以及获得了国家体育总局第28届奥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4个一等奖中的2项。

  同时加大对现有人才的教育与培养力度,制定了《职工继续教育管理办法》、《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暂行办法》,对科研所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给予经费资助,不断提高科研所各类人员的文化素养、科研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职工参加学习、培训已经蔚然成风,4年内共有19人次申请报考博士学位,目前在职攻读博士的有9人,推荐了4人出国公派留学。为培养中青年学术骨干,在所内设立了科研基金课题。有9名高级人员被总局确定为高层次体育专业技术人才,1人被评为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在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的同时,改革了收入分配制度,向关键岗位倾斜。确立了按岗定酬、重业绩、重贡献、拉开收入差距的分配原则。全所的各项经费总额逐年提高,职工的收入也水涨船高,四年来各类人员的工资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纵向比较,2004年职工年收入比2000年增加了2.5倍。改革后职工工资由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绩效津贴三部分构成。新岗位津贴最大差距达4倍左右,年终绩效津贴的最大差距达到9倍,岗位内外人员的津贴最大差距达4倍左右。制定《科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建立了对贡献突出人员的奖励制度,2005年5月,对获得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第二十八届奥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奖及SCI论文等共14项科技成果的科研人员给予了奖励。

  通过改革,人才队伍结构得到优化,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年轻化的管理和科研队伍。四年来专业技术岗位人员持续增加,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进一步优化。在聘的专业技术岗位人员中45岁以下的占专业技术岗位人员总数的72.3%,硕、博士占总人数的比例63.8%。共聘任中层干部24人,平均年龄43岁,45岁以下的占66.7%,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占43.5%。岗位聘任制度的实施,有效引入了竞争机制,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调动了积极性,动态管理的考核制度,加强了科研人员的自觉性和自主性。这些制度的实行和机制的建立,营造起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为广大职工提供了充分施展才干的平台,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

  为北京奥运会再做贡献

  “科技奥运”,是一个涵盖奥运会整个过程、满足各种需求的“全方位理念”。组织举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需要现代科学技术提供全方位的保障。“科技奥运”是一张好牌,打好这张牌,中国人将全面实现自己举办奥运会的梦想,世界也会得到一份惊喜与发现──北京能从举办奥运会的每一个环节入手,全面引进和实施当代最先进的科技成果。最终显示北京有能力把2008年奥运会办成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与科技进步相吻合的历史上“最科学化的奥林匹克运动会”。

  在科研所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动员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段世杰指出,北京奥运会是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机遇,也是挑战。科学技术是圆满完成备战奥运会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2008年中国竞技体育要取得优异成绩,必须进一步加强科技工作。段世杰还说,奥运会是展示民族精神的舞台,是发展民族产业的助推器,是东道主体育水平提升的动力,科技工作是圆满完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各项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也是全面提升工作水平和工作成效的关键。段世杰要求,科研人员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和服务意识,科研工作要转变观念、调整机制,在备战奥运会工作中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科研人员要始终铭记科研工作源自于运动训练竞赛实践,要深入运动队,以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为载体和纽带,在攻关服务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效率,建立起“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体育科研良性循环机制。

  当成绩成为历史、新的奥运周期已经开始之际,科研所所长田野表示:大的目标方针已经确定,各项工作更要从细节入手,要了解运动员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集中主要力量围绕重点项目、重点运动员展开工作,这是科研所的近期主要计划之一。

  体科所科研人员也表示,在世界体育科技发展的潮流中,中国在诸如优秀运动员训练监控与机能评定、科学选材、高原与低氧训练等传统优势研究领域上,已经居于国际先进水平,但在解决训练实践中的关键科技问题、体育器材的开发、比赛场馆科技潜力开发、现代化的体育科研实验基地的建设上还有待于加强。因此,体育科研所也正从世界体育强国、体育高科技发展的趋势和中国的实际目标出发,组织一部分精干的科技力量,重点做好我国竞技体育中的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体能项目和有影响的集体项目的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工作。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解决训练问题的能力与水平,跟踪国际先进科技手段和方法,增强中国竞技体育科技的综合实力;培养新一代高水平的体育科技人才,为实现中国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比较先进的技术基础,并为体育高科技本身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把阶段性研究成果同体育实践密切衔接,迅速地转化为具有经济效益的体育产业。科研所从事体育社会科学和奥林匹克研究的专家、学者,正在为创建和谐社会的体育公共政策平台而不懈努力,正在为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呐喊。

  2008年北京奥运会正向我们走来,在中国体育科技进步和体育事业迅速发展的最佳机遇期,历史和实践给科研所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科研人员的辛勤耕耘和无私奉献也将为中国体育的再创辉煌奠定坚实的科技保障平台。

  作者:刘晓利 曹彧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北京奥运新闻 全部奥运新闻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