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朱广沪:要发挥速度的优势 未来国足定有中青队员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7月01日08:26 南京报业网-南京晨报

  球场上巴西阿根廷激战正酣,看台上朱广沪目不转睛,特地抽出时间赴德国观摩联合会杯比赛的中国国家队主教练朱广沪,这回可是好好向世界顶级强队取了一次经。赛后朱广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通过本届联合会杯的比赛,他看清了世界足球的发展潮流,也发现了一些对未来国家队组建有借鉴价值的东西。

  中国队要发挥速度的优势

  自到德国以来,朱广沪总共看了三场联合会杯的比赛,除了决赛,他还分别在纽伦堡和汉诺威观看了两场半决赛。谈到这三场比赛给他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时,朱广沪表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如今的足球速度越来越快,进攻越来越强,留给对手的空间也越来越小。

  “今天的比赛进了5个球,加上两场半决赛,我一共看到了12个进球,而这些进球中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快速反击打进的。在汉诺威的那场半决赛中,墨西哥队和阿根廷队加时赛所进的两个球,以及今天巴西队阿德里亚诺、小罗进的球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朱广沪在分析这场决赛巴西队获胜的原因时说:“巴西队现在给人的最大印象就是反击的速度更快了,他们在保持了技术、整体性等方面的优势后,又加入了速度这个优势,这支球队现在很可怕。而阿根廷队今天主要是输在了体能上,毕竟上一场半决赛他们打满了120分钟,而且原本就比巴西队少休息一天,在巴西队员强力的冲击下,体能上很快就垮了。”

  具体谈到未来的中国国家队,朱广沪表示:“我们在控球上、整体上与世界强队有着巨大的差距,从这个上面追赶他们显然不太现实,但是速度一直是我们的强项,我们只有继续发挥我们的优势,才能有所突破。” 国足肯定会招收中青队员

  本届联合会杯给人的另外一个最大印象就是年轻队员的表现,德国队的波多尔斯基、施魏因施泰格;巴西的卢西比奥、卡卡等人,都是在年龄并不大的情况下就坐稳了国家队的主力位置,而且有着出色的发挥。对于这一点,朱广沪深有感触:“年轻队员是一支国家队的未来,在下一期国足中,肯定会出现中青队的球员。”

  前不久有消息说,在克劳琛与朱广沪在纽伦堡的那次会谈中,克劳琛向朱广沪推荐了5名中青队球员,对于这一点,朱广沪予以了肯定:“是的,应该说我的观察与克劳琛的评价还是比较接近的,这些球员在世青赛中都有着不错的表现。其实招入一些年轻球员的想法,我们早就有了,特别是中前场,我们肯定有变化,1985年以后出生的队员将获得更多的机会。”

  朱广沪还表示,他目前心目中基本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我们这段时间一直在关注青年队的比赛,而且我们组建国家队的目的就是要达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具体到哪些人选,朱广沪又卖了个关子:“现在还不能说,我们还得通过联赛来进一步观察他们,如果提前透露了,有可能会无形中给他们增加压力。” 老朱要向德国足球学习

  由于朱广沪在德国期间很少接受记者采访,因此他的行程一直处于保密状态,特别是有关他的奥地利之行,有人说他去了,有人说他没去。昨天在接受采访时,朱广沪终于为大家揭开了这个谜团。

  “除了看比赛之外,我们确实还去了奥地利,主要是看夏训的基地,那里的气候比较好。奥地利有一个很好的训练基地,而且那个时候会有很多球队在那边进行训练,应该会有很多交流的机会,不过要去的话,也应该是在东亚四强赛之后。”朱广沪还向记者透露,国足下一期集训已经定在了7月22日,“那个时候我们要全力备战东亚四强赛,在此之前,我会继续考察未来国家队球员在联赛中的表现,我们的原则是,只重表现不重名气。”

  虽然朱广沪在采访过程中对巴西队大加赞赏,但是他在采访结束时向央视记者提出请求:“除了这场巴西的,最好还请你们帮我搞定德国队全部三场的比赛录像,回去后我要好好研究。”这是不是朱广沪今后要学习德国队打法的一个信号呢,毕竟以中国球员的技术水准,想要学习巴西队的踢法还不够现实,而学习德国队则不一样,与巴西等球队相比,德国球员技术普遍粗糙,但是他们却能用整体和速度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这对于中国足球应该很有启发。但是,对于记者最后提出的这个问题,朱广沪笑而不答。(晨报法兰克福30日电)

  作者:仲永

  (来源:南京晨报)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鞋狂创意摄影赛


UNDFTD×AJ IV


Hemp×Woven


FUTURA


动网秀水杯豪门球迷冠军杯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