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三连胜背后的“克劳琛现象”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6月19日10:47 东方早报 | ||||||||
中西文化的差距到底有多大,中青队主教练克劳琛说不上来。但关于足球认识方面,“克家军”本届世青赛小组赛三场连胜让许多人闭上了怀疑的嘴巴,德国人正在改变着中方的思维…… 足协:怀疑认同
从克劳琛上任伊始,足协对这个德国老头就打上了大大的问号,加上在德集训时捅出的种种负面新闻,足协一度考虑让朱广沪接替克劳琛的位置。即便小组赛头两场的胜利也没能改变一些领导对于德国老头的挑剔,换人和体能成了他们质疑的焦点。昨天凌晨的中巴之战后,对克劳琛,谢亚龙的回答是:“国青队在小组赛中的表现证明了一切。” 返回驻地后,足协副主席杨一民也第一次以官方姿态对克劳琛进行了评价,“三场胜利证明克劳琛是非常有水平的教练,他让这支球队提升了很高的档次,我们必须承认他给队伍带来的变化。”三连胜前后截然相反的际遇,憨厚的德国人或许永远无法理解 中方教练:指责沉默 对于克劳琛的质疑,最初也是最重要的来源就是中方教练,在德国集训期间,中方教练曾与克劳琛发生了几乎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来到荷兰后,来自中方教练的批评越来越少,即便国青队连胜土耳其以及乌克兰,仍有中方教练以体能问题为由,谴责克劳琛作为主教练的工作态度和能力。在国青队最后一战取得大捷之后,中方教练变得沉默了。 领队冯剑明,在中巴之战的当晚并没有出现在记者面前。大多数人猜测,他是在刻意地回避记者。当记者问守门员教练区楚良如何评价克劳琛时,区楚良却脸色突变地说,“我不好对主教练进行评价吧”,随即便迅速地返回了房间。 国青队员:抵触赞扬 在世青赛上的接连胜利让克劳琛与那些曾与其格格不入的队员们一次又一次地为胜利而拥抱在一起。此前这些球员屡屡透过媒体之口对以所谓的国情对克劳琛大肆批评,无论是训练还是平时的管理。不少国青球员甚至称球队根本没有战术,只是依靠球员自己拼搏。 队长冯潇霆在赛后谈到克劳琛时直截了当地表示,“克劳琛刚带我们时,确实存在些理念上的出入,他是那种德国式的思维,而我们已习惯了在俱乐部时的打法,矛盾肯定是有的,经过两个月的相互磨合之后,我们已经理解了他的想法,比赛也证明他是正确的,他确实让我们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 媒体:平静掌声 事实上,包括媒体在内的舆论界一直对克劳琛的评价保持着冷静的态度,毕竟原先一系列所谓的报道在胜利面前有些“褪色”。对于这位60多岁的老头,媒体更多的是静观其变。 回到驻地,克劳琛在短暂休息后走出房间准备外出时,等在那里的二十余名中国记者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对克劳琛进行了夹道欢迎,并报以热烈掌声,而克劳琛用中文不断地说着“谢谢”。 编者按 如果从原来的口诛笔伐,到现在说克劳琛是中国足球的新教父,这无疑会是一种无耻的褒奖。中青队需要的是按部就班朝前走,在于谁给这支队伍带来了深刻的有益变化,而不是谁是这支队伍的代言人。 作者:早报记者 周扬 发自乌德勒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