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朱广沪:三年雕琢“切尔西战车” 零件必须百里挑一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6月11日08:00 南京报业网-南京晨报

  如今的切尔西成了许多教练心中的理想球队:各线实力平均,进攻点多,防守坚固,发挥稳定。朱广沪毫不掩饰自己也十分欣赏切尔西,而他目前的心愿就是,利用国足在近三年内没有重要赛事的机会,广泛选材,精雕细琢,打造一辆“切尔西战车”。

  零件:必须百里挑一

  晨报记者与朱广沪的再次对话是从对他的疑问开始的。朱广沪入主国足已有时日,然而到了“朱二期”集训,国足仍未确定明确的技战术打法,也没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主力阵容。对于这个问题,朱广沪今天给出的答案是:“我需要更多的时间、更多训练和比赛来考察队员,同时也应该给更多队员机会和更多时间。”

  尽管无意与包括阿里·汉在内的其他前任相比,但朱广沪还是承认,自己目前麾下的国足与前任阿里·汉时期的国足最大的区别就是“整个队伍人员没有固定下来”。“汉家军”每次集训人员都比较固定,每次集训一开始就能进入技战术打法的练习,而“朱家军”不仅两次集训的人员差别比较大,主力阵容更是无从谈起。对于这样的差别,朱广沪表示,每个职业教练都会有自己的一套思路,而他认为造一辆好车,肯定要选最好的零件,而组建国足“我们还需要对球员进行观察,过早地确定主力阵容一是容易造成替补队员和边缘国脚丧失信心,二是对考察队员也不是很有利。”

  尽管主力阵容没有确定,但从目前国足的人员构成不难看出朱广沪对自己过去“嫡系”的信任。事实上,不管老朱是用人惟亲还是举贤不避亲,他的“嫡系”确实是目前国内球员的佼佼者。

  工期:慢工才出细活

  其实,有关国足主力阵容没有确定的更重要的原因是,未来三年,国足没有特别重要的比赛任务。本来这对一个国家队来说是难以忍受的约束,但对于谋求新风格的中国足球队而言,这未尝不是好事,至少这届国足可以心无旁骛,慢工出细活了。对于急功近利的中国足球而言,这实在是一大幸事。

  目前的“朱家军”和“汉家军”有着显著的区别。当时的“汉家军”很快要面临世界杯预选赛,所以阿里·汉必须尽快确定阵型、打法等,以马上投入“考试”,而如今留给朱广沪的时间显然要宽松许多———未来三年内国家队没有特别重大的国际比赛,相对而言,亚洲杯亚运会等比赛都不是朱广沪的重点目标,同时也不是球迷最关注的———他可以用“慢工出细活”的方式来调教国家队。

  朱广沪也不能不把目光放得更长远,因为“这一届国家队是为了2010年世界杯而准备的,因此目前的备战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这显然符合足球规律,事实上朱广沪本人也为此感到幸运,“如果说今年国家队就面临世界杯外围赛的话,那现在当然要尽快确定很多东西。但现在不是,所以我必须从基础做起,一步一步来构建一支新的国家队。”

  生产:决不闭门造车

  当然,慢工出细活不等于闭门造车。“高质量的比赛是积累经验的过程,对球队或者队员来说这是获得经验的惟一途径。”朱广沪认为,国家队必须尽量安排高质量的国际A级赛事,让这届国家队逐步提高水平。

  “三年内没有重大国际比赛不代表时钟可以停摆!没有重量级的大赛对国足来讲是很大的损失,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利用这段时间,用其他高水平的比赛来弥补这个损失。”朱广沪说。

  去泰国现场观看日本队和朝鲜队比赛让朱广沪感触非常深!他感触的是日本、伊朗等队就算在队员状态没达到最佳的状态下,同样能在关键环节上处理得比其他亚洲二流强队要好一些,“日本等队最明显的优势就是比赛经验丰富,他们可以发挥不好,也可以人员不整,但他们最终还是能赢得比赛。关键在于什么?人家赢就赢在临门一脚或者说禁区内的关键环节上。而这一切就是国际比赛经验带来的好处。”

  朱广沪说得没错,日本队通过不断走出去(出访)、请进来(麒麟杯等)频频和欧美强队交手获得了大量的比赛经验。“其他球队的经验告诉我们,今后我们国家队的热身赛也尽量多和一些世界强队交手,只有和强队交手才能获得经验和信心。”朱广沪说,你就是有能力造好车,但如果不进行高质量的试车获得改进数据,最终还是不行。

  所以,朱广沪虽然老是感叹时间紧任务重,也非常着急国足与对手差距大,但他也知道耐心是必要的,“有些东西急是急不来的,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才是正道。”(晨报香河10日电)

  作者:张浩宇

  (来源:南京晨报)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朱广沪新闻 全部国足新闻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鞋狂创意摄影赛


ZVEZDOCHKA


OVOLO LACE


Air Rift巴西


动网秀水杯豪门球迷冠军杯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