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临时抱佛脚:高考遭遇迷信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10:07 城市快报

  烧香磕头拜文豪考生求庇佑求签问卜新“科举迷信”贻害无穷

  一考生家长在考场外为孩子祈福《广州日报》供图

  三苏祠里的黄旗上写:拜东坡学业有成

  核心提示对考前的学生,人们常用“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这句俗话来形容。可是在今年高考期间,各地还真有不少学生到庙宇求签问卜、烧高香以求庇佑;同时,学生考前买避孕药,坚决不坐车牌尾号为“0”“4”的出租车,不住房号带“4”的酒店“高考房”以及考生进考场戴“护身符”避邪等等迷信之举更是屡见不鲜。

  专家认为,求神问卜无异于精神鸦片,虽让人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心理调整,但从长期来看必然失掉个人的勤奋进取、积极创造等积极心理特质,这种影响将伴随个人终身。

  “高、中考前夕,每天早晨请第一炷香,9999元,可提前预约。”这是不久前挂在吉林市文庙前的一块招牌。对考前学生,人们常用“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这句俗话来形容。可是在今年高考期间,各地还真有不少学生到庙宇烧高香以求庇佑;同时,求签问卜、考生进考场戴“护身符”避邪等迷信之举更是屡见不鲜———

  焦点记录

  烧高香:考试顺利?

  高考前夕,在山西省太原市出现了一种怪现象:许多考生或成群结队,或跟随父母来到崇善寺、白云寺等寺庙,虔诚地烧香磕头、求签问卜。至于为何求签问卜,在崇善寺门口的墙上,考生书就的两行大字回答说:“不求财不求利,只求考试顺利。”

  在哈尔滨,自5月份以来,哈尔滨市及其周边寺庙香火格外旺盛。在当地的极乐寺,双休日家长带着即将应考的孩子专程来烧香拜佛的络绎不绝。“许愿塔”前虔诚投掷硬币的人群中,同样围拢着学生模样的年轻人。

  拜魁星:金榜题名?

  距离哈尔滨40分钟车程的双城魁星楼,因为供奉着传说中负责点状元的魁星,格外受到考生家长青睐。尽管这里主殿正在大修,在露天处对着魁星塑像“三拜九叩”的家长、考生却很多。一种外包装上印有“金榜题名”字样的香,最长的高过两米,价格从66元到99元不等。在卖香人“六六大顺”“九九归一”的言词下,家长们慷慨解囊。除了烧高香,这里还有专门向魁星“捎话”的服务,家长们将孩子的姓名、学校、志愿写在一张印有魁星大印的表上,通过在香炉焚烧“通报”给魁星。当然,每一个环节都免不了上香、上钱。

  寺庙里香火兴旺,一些在家供奉的“大仙”同样在考季生意红火。这里不仅能“预测前程”,还能“扭转乾坤”,费用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

  求文豪:保佑考中?

  6月6日,记者来到四川省眉山市的三苏祠。迈进三苏祠的大门,穿过门题“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的中门,只见祠内一派香烟缭绕。塑着苏洵、苏轼、苏辙像的大殿外,一个硕大的石制香炉里密密地插着好几十炷高香,其中直径最大的约有三根手指粗,细的线香也密插在粗香的间隙里。这些香都已经燃尽,一位工作人员正在清理。记者向她打探是否有学生前来烧香,工作人员回答说:“看嘛,那里的香都是今天眉山的高中生来烧的,上午来烧的,因为他们下午要看考场,明天就开始考试了。你看这些都算是我们眉山市的尖子生,他们来集体活动,都要到我们这儿来烧香。”

  记者问:“你们三苏祠又不是寺庙,怎么会来这里烧香呢?”工作人员说:“这是文庙,跟寺庙不同,寺庙求的鬼神,这里是求文人。三苏都是大文豪嘛,沾点他们的灵气。今天很多人早上五六点钟就等在门外抢着来烧头一炷香。”

  记者在大殿外的院子看到,这里插着数杆黄旗,上写:“拜东坡学业有成、拜三苏前程似锦”。这时又有祠里的工作人员前来游说:“你们家有人高考吗?有就烧一套香嘛,很灵验的。”

  该工作人员说:“去年有个人来烧香,考中了,今年他还来还愿呢。真的有很多人都来这里烧,如果不灵验的话,他们肯定不会来。再说明天就考试了,真的考上的话,多烧几炷香又算啥子嘛。”

  一位在三苏祠里游玩的老人微笑着说:“上午我看见有两个班来的学生烧香。这里烧香的人多着呢,愿者上钩。”

  保清醒:避孕药管用?

  从5月初开始,北京市不少药店里避孕药(谐音“避晕”)的销量都有一定幅度增加。“近几年高考前,避孕药的销量都会增加两三成,全是些女学生来买,基本上每天能有四五个。”北京崇文区一家药店的工作人员告知,“这些学生到药店,就询问有没有避孕药。不少人连避孕药的牌子、怎么用都不知道。”

  据了解,除了希冀考试期间头脑清醒外,一些高三女生所以服用避孕药,是担心高考期间来月经,导致心慌意乱、精力不集中、痛经或者睡不好觉的情况发生,从而影响临场发挥。有关专家为此指出,高中女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如果没有医生指导,自行乱服药来干扰经期,会使本来正常的月经周期发生紊乱,引发不规则出血或者出血过多。这些不良反应反而会给考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月经周期正常的高考女生人为改变月经周期是不可取的。

  拒“0”“4”:真能吉利?

  7日早晨,记者来到考点之一的上海市第五十四中学门口,在上海喜洋洋婚庆公司工作的张先生正好陪儿子打车来到考场,“幸好半个月前就已预订出租车,车牌尾数是‘8’。”张先生说。在华师大二附中高考考点,陪考家长王女士带着女儿入住在一江之隔的天平宾馆,问及原因,王女士说,当下在考生及考生家长中流传一种说法:前几年在天平宾馆入住的考生普遍高考分数高,“我就是奔着宾馆这块牌子来的”。记者联系天平宾馆,客房部经理透露:天平宾馆早在半个月前就已订满,虽然“房间供不应求”,但“还是有几间带‘4’‘0’号码的房间被考生家长拒绝入住。”究其原因,在上海话中,“0”被异解为“吃鸭蛋”,“4”则与“死”谐音。

  挂护身符:保证高分?

  记者在不少考点看到,许多考生入考场时也倍加“武装”,脖子上挂“护身符”的有之,手腕系着红色“幸运带”的有之,更有甚者,有的学生竟用上了考前请某法师开过“光”的“平安笔”书写试卷……一名考生对记者袒露了考试的“秘诀”:“戴上红色项链,就会一切顺利,枕上紫色水晶,就会考出高分。”

  综合新华社、央视《社会记录》消息

  专家解读

  新“科举迷信”无异精神鸦片

  四川省心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李小融教授常年研究教育心理,对学生考前烧香拜佛的举动,他直言不讳地说:“这本质上就是一种迷信,毫无疑问。”

  “科举迷信”还有残余

  “任何迷信都有它的成因。”李小融说:“给文豪烧香,向文豪许愿应该是中国读书人特有的一种迷信。‘江郎才尽’的典故和聊斋故事中鬼怪帮助读书人成功通过科举的情节,都是这种‘科举迷信’的体现。直到今天,这种迷信在读书人中还有所残留。”

  “因为孔子、三苏都是读书人,特别是三苏,苏洵、苏辙和苏东坡都是通过科举形式走入社会的,所以今天的考生在考试压力特别大的情况下,容易在三苏身上找到认同感。这种‘科举迷信’认为,烧香拜祭这些在封建科举中获得成功的古人,能够有超自然的能力使自己在考试中获得帮助。”

  那么,目前这种新“科举迷信”又从何而来呢?李小融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有的人就是利用了人们心中对文豪美好的愿望,去实现一些另外的目的。把文豪的作用与价值直接同高考的结果联系起来,把三苏当做个人的救主,这是一种误导。”

  求神问卜无异精神鸦片

  成都市华阳中学校长祝长水多年研究学生心理,他告诉记者:“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当然反对这种事情,这种经营新‘科举迷信’的行径相当恶劣。利用了考生考前急于寻求平衡的心理,把一些虚无的概念偷换为考生们考试时的精神信念。”

  专家认为,求神问卜无异于精神鸦片,虽让人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心理调整,但从长期来看必然失掉个人的勤奋进取、积极创造等积极心理特质,而且这种影响将伴随个人终身。

  高考,作为国家对人才的一种公平的选拔形式,不仅是对考生知识的考查,而且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如果在这样的选拔中,考生靠腰挂“护身符”、手拿“平安笔”、脖系“幸运带”来赢得胜利,那是教育的悲哀。归根结底,考生临考时“请佛出马”的心态,正是“一考定终身”的陈旧教育体制埋下的隐忧。

  据新华社电


 

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鞋狂创意摄影赛


ZVEZDOCHKA


OVOLO LACE


Air Rift巴西


动网秀水杯豪门球迷冠军杯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