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有为而治与无为而治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5月30日11:33 北京日报 | ||||||||
一如“三号隋波”、“黑哨丑闻”一般,深足风波不出所料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地过去了。在5·25深圳抗韩成功的春风中,天下太平了。只可惜,中国足球管理上的混乱无序却依然如旧。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向来是国人的生活抱负。而实现这抱负的手段,不外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有为,或道家的清静自然垂手而治的无为。天下如此,足球也如此。
足协特色的无为 对于联赛问题,足协的举动似乎更倾向于“无为而治”。 仔细研究关于深足风波的声明,第一条非常正确。俱乐部解雇一位教练(不管如何球霸,如何不服教练),当然是俱乐部自己的事情。如果这个也要足协来处理,那职业俱乐部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对于足协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进步。 令人疑惑的应该是在第三条,关键是在一个态度上。深足前董事长杨塞新声称有确实操纵比赛的证据了,你还要推给法律部门,还要民不举官不究,那足协到底管什么呢?联赛对于足协到底意味着什么? 无为而治,精髓在于抓大放小,不等于大小都放。作为行业的管理者,其出发点不是要参与具体行为,而是要对混乱无序的联赛予以整顿和规范。 无为而治,是建立在治的基础上。而操纵比赛、消极比赛甚至赌球等的危害,对于足球来说是致命的,也就是颠覆治理基础的。在这个问题上,如若不能积极主动、强力出击,给外界以信心和明确的态度,也难怪如杨塞新者在重压之下,落荒而逃。 中国足球有无问题、问题是否严重,不言自明。深足风波在是非对错尚未有定论之时,舆论调查中“挺迟”者比例竟已高达80%,足见中国足球和其“衣食父母”———球迷之间的对立之严重。原因何在?足协作为管理者又该以何种态度、行为以对之呢? 过犹不及的有为无为 讨人厌,那有为总行了吧?但从迟尚斌的深圳之行看,结果也很糟!一个卫冕冠军,打到了联赛倒数第三,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毕竟,不管他有为无为,都只是手段;而目的,是要好的结果。 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虽然很功利很无情,但却很现实,在渴盼胜利的中国足球界,尤其现实。 深足风波中,憨厚的迟尚斌被大多数人看作是一个完美主义的殉难者,一个眼里揉不进半点沙子的好汉,一个打算塑造纯洁足球世界的主教练。问题是,在目前这种大环境下,他有成功的可能性么? 朝着完美目标努力并不错,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坚守底线的前提下不讲究手段,不讲究态度、不需要技巧。至少在和球员、俱乐部部分官员的交流、沟通、把握上,迟尚斌应该有值得反思之处。 中国足球教练难当,这是教练圈内的共识。薄弱的足球基础和人才储备,造就了一批恃“缺”而骄的明星,且非常的有市场。 深圳风波算过去了,可中国足球的大大小小管理者们还会记得么? 新华社记者曾志坚王子江 (据新华社天津5月29日电) 网络编辑:赵志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