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滨的执教初体验:教练应是队员可依靠的大山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5月30日09:50 中国体育报 | ||||||||
王海滨瘦了,可他的心情就像身上那件橙色的T恤一样灿烂。担任国家花剑队教练员两个月来,王海滨以闪电般的速度融入到这个新角色中,现在的他已经习惯了“王指导”、“王教练”的称呼。 “当教练考虑的事情要比以前当队员时多,也更全面。以前作队员只是以我为主,了解自己就好,现在不一样了,要了解队里的每一个队员,包括他们的思想、生活、技术等
对刚刚“转行”的王海滨来说,他很清楚运动员都渴望被教练员所了解,因此在日前击剑队的总结会上,他特别谈了了解队员尤其主力队员的重要性。他说,前不久法国重剑专家来访时,在与他们的交流过程中发现,法国专家在赛场上会根据不同队员在场上不同的表现,而使用不同的手势、不同的语言,以及站在不同的位置进行指导和提示,给运动员一种可以信赖和依靠的感觉。比如,对于年轻队员,他们会站在明显的位置,而对于成年选手打得顺时,他们就站在选手身后,在逆境时,他们便会及时出现,用一种默契的手势暗示运动员。“教练有时就应该像座山,给运动员依靠。”王海滨说。 那么,在过去两个月的执教时间里,王海滨又是如何与队员们进行沟通的呢?王海滨笑称主要在与队员们交心。在他看来,与其让队员们盲目地进行10组训练,还不如让他们在场边想透彻了再挥剑。他承认,这样的训练思维与他在法国的那段训练经历有关,他说,在法国几乎所有俱乐部的选手都是下班或者放学后赶到俱乐部进行1至2个小时的训练,时间有限,大家都非常投入。当然,国内的训练机制与国外不同,不能硬搬法国的那套训练模式,所以他正在努力寻找一个中法训练思维的结合点。 “作为一名刚入行的新人,也许现在对很多东西我看得比较清楚,可一旦时间长了,或许就会有些麻木。因此,我觉得应该多与国际交流,让自己能长期保持清醒。”王海滨说。 作者:玫子 秦维 (来源:中国体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