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珠峰身高有望8月见分晓(图)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09:21 城市快报
  我国成功进行珠峰登顶测量3大疑问4大看点吊足世界胃口
珠峰身高有望8月见分晓(图)
  2005年中国重测珠峰高度测量登山队20多名队员于5月22日11时零8分胜利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之巅。首先登顶的是西藏登山队国际级登山运动健将小嘉布。

  新华社发

  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22日成功进行了峰顶测量,取得决定性胜利,但不少人仍对这次测量活动充满各种各样的疑问。珠峰高程测量领导小组成员、现场指挥人员以及在各个测量点作业的测绘人员为此进行了解答。

  确切“身高”何时公布?

  8848.13米的珠峰“身高”是否会改变?目前谁也无法回答,因为登顶测量成功只是取得一手的测量数据,并没有得到珠峰的精确高程。

  登顶测量成功虽然在整个珠峰高程测量环节中非常重要,但还要对取得的数据分析处理,在理论研究、严密计算和反复验证的基础上,才能最后确定珠峰精确高程。

  这次测量除采用1975年时的传统测量方法外,还采取GPS测量系统。传统测量方法,就是把高程引到珠峰脚下,再用三角高程的方法测定珠峰高程。当精确高程传递至珠峰脚下的6个峰顶交会测量点时,通过在峰顶竖立的测量觇标,运用“勾股定理”的基本原理,推算出峰顶相对于这几个点的高程差。最后,通过进行重力、大气等多方面的改正计算,确定珠峰高程。GPS测量,则是将

  GPS测量设备带至峰顶直接获取数据,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复杂计算取得珠峰精确高程。

  在测量的过程中,由于温度、气压、重力等多方面原因会产生误差,需要通过复杂的计算来消除误差,以得到精确的珠峰高程。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大概需要一个月时间。然后还要经过一定的审批程序,如果顺利,地球的确切“身高”有望在今年8月向全世界公布。

  测量日期因何一再推迟?

  按照珠峰高程测量计划,登山测量人员要携带仪器设备登上珠峰峰顶进行测量。这需要“看天行事”,气候条件对登顶有直接影响。

  然而今年四五月份珠峰地区的天气条件非常不理想,平均气温低、湿度小、气压低,非常干燥,七八级风甚至是10级以上大风也不鲜见,降雪还时断时续。这些都表明珠峰地区最近的气候同往年同期相比非常恶劣,对登顶不利。“到了5月,珠峰地区风雪还如此密集,近年来很少见到。”不少具有多年登山经验的专家认为。

  正是由于天气状况恶劣,人们期待已久的登顶测量一再推迟,已从最初计划的5月5日,推迟至10日、18日,最后在22日才登顶成功。

  测高程为何必须登顶?

  之所以要登上珠峰峰顶才能测量其高程,主要是出于传统测量方法和GPS测量方法的需要。

  传统的测量方法,也就是我国在1975年测量时所采用的三角高程测量方法,需要在珠峰峰顶设立测量标志,专业人员称之为觇标,为下面的测距仪和经纬仪服务,才可以进行观测测量。

  第二种是GPS测量方法,GPS测量设备必须带到峰顶,才能得到峰顶的相关数据,然后才可以通过一系列计算得到珠峰高程。

  看点1:世人瞩目第三极

  珠峰是世界最高峰,地球第三极,本身就是新闻焦点,有关其身高在内的任何信息都很可能成为引人关注的新闻。

  看点2:珠峰身高归一统

  测定珠峰高程是人类认识地球的一个重要标志,但长期以来围绕珠峰高度的争论一直存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和以不同手段测量珠峰,出现了不同的结果,这些数据相差最高达两米左右。这种“不一致性”,极大调动起人们的好奇心。

  看点3:预测未来地质变化

  珠峰地区的地壳运动至今仍然非常活跃,这种变化虽然还不足以大到可以在我们日常使用的地图上标示出来,但在地质学上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地质学以地层、岩石层作为研究对象,所得到的地质时间跨度往往长达几十万年至数百万年,而测绘技术可以将这个尺度缩小到几十年,可以预计几十年后的地质变化。

  看点4:与生活息息相关

  包括珠峰在内的青藏高原对东亚、南亚甚至整个北半球的气候、环境、生态等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发生在那里的有关变化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在今年的珠峰高程测量中,除直接对峰顶进行观测外,测绘人员还将对其周边地区开展大规模控制测量工作,并通过分析研究近邻区域的40年观测资料,开展与珠峰高度位置变化密切相关的地球科学研究工作。这些变化会影响到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以及我们所生活的自然界和所居住的城市,因此测量珠峰高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据新华社电

 

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Jor1×aj10


AM95 sample


镭射AJ IV


5月Nike跑鞋


第三届高中篮球联赛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