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利益始终是第一位的”,“人生能有几次搏”,“北京奥运百年一遇,这也是个世界级的大舞台,我向往更大的舞台上展示自己”,这是军人出身的裴恩才在自己人生命运的十字路口前所考虑的。
正是出于这种认识,裴恩才才有了抵御巨大风险的勇气和对荣誉的追求。对他而言,迎接新的挑战,不仅意味着每年减少几十万元的收入,还要坐上“火山口”,遭受特别时
期国家队主教练的巨大而特别的压力。
“釜底抽薪”,这是湖北职业足球俱乐部总经理听到这个消息后的第一反应,因为,对于俱乐部来说,“好不容易选了个好教练,调教出一批好队员,开创了一个好局面,现在一下子陷入了新的矛盾”。但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为了2008年奥运会,局部利益只有服从整体利益,这个道理应该是清楚的”。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真正地清楚这个道理。在国外,就有过NBA的巨星拒绝为国家队参加奥运会的事例。这也为美国国内的媒体所不齿。在国内,近期也出现了国青队征调队员赴德国集训,俱乐部与中国足协唱反调的情况。
应该说,俱乐部、球员、教练的利益,与中国足球的整体利益是一致的,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也会产生利益的冲突。这时候,如何取舍就显出了境界的高下。
在国家女足选帅这个大事件面前,裴恩才和湖北职业足球俱乐部做出了令人钦佩的正确选择。在他们眼里,为了“国家利益”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是牺牲,而不是口头上的高调。
作者:周 捷
(来源:中国体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