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国力量”难掩羽球生存困境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5月16日09:24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写在第九届苏迪曼杯落幕之际 本报记者刘颖余 今天晚上的首体观众掌声如潮,红旗招展如画。对于中国羽毛球队来说,这是一场完美的胜利,这是一个美妙的夜晚。
羽球“中国时代”来临 本次比赛,中国羽毛球队如愿捧起了阔别四年的苏迪曼杯。五场比赛没有任何悬念,中国队没有输掉任何一盘比赛,甚至总共只丢掉3局球,这样的强势完全可以证明,这是一次实至名归的胜利。在这次胜利之后,我们无需谦虚:国际羽坛已经进入“中国时代”。 中国队的捧杯,首先缘于自己的超强实力。中国队五个项目都很强,没有明显漏洞。其中女单、女双两项,中国队阵中不是世界冠军就是奥运会冠军,碰谁都不会有丢分的可能。因此,在苏杯5个项目的争斗中,中国队实际上已先有两分保底。而在其他3个有男子参加的单打、双打和混双项目上,中国队只需拿下其中一场就可取得胜利。而从本次比赛的情况看,中国男单巩固了优势,林丹、鲍春来成功地接过了陈宏、夏煊泽的班,男双中国队进步明显,中国男队的竞争力也与日俱增。 中国队第五次夺得苏迪曼杯,还与对手的没落有关。韩、丹、印尼三强,或青黄不接,或项目失衡,从整体实力上难以与中国队抗衡。两年前,韩国人靠一群30好几的老将(如罗景民、金东文、柳镛成和李东秀等)夺走了苏杯,此次他们已经神勇不再,年轻选手难挑大梁;印尼队男选手尚可以和中国队一争短长,但女线实力实在太弱;丹麦队也存在年龄老化,女线实力差的问题。所以,现在马来西亚执教的前中国队教练戏言:“以目前的实力,中国队打世界联队都没什么问题。” 汤姆斯、尤伯、苏迪曼三杯同时在手,足见中国队的实力。但是,本届苏杯中国队的表现也并非完美,混双项目丢掉三局,似乎证明中国队这个项目的优势正在缩小;女单在张宁、龚睿那和周蜜之后,只剩下谢杏芳在单打独斗,与男单相比,后备力量仍显得薄弱。 生存还是死亡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 当下的羽毛球运动也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问题———当然这里指的是它的奥运生存权。目前羽毛球的奥运会项目资格悬而未决,首先要面对的是今年7月在新加坡的国际奥委会评估,是否能进入2012年奥运会将在那里决定;而在10月,羽毛球能否在罗格的奥运会“瘦身运动”中完好无损也将见分晓。这个1992年才进入奥运会大家庭的年轻项目能像我们期望的那样继续生存下去吗? 新任国际羽联主席、韩国人姜荣中对此看起来还是蛮乐观的,他手握的一张最厉害的牌是:羽毛球在雅典奥运会上吸引了大量观众,比如在中国和英国的混合双打决赛中,据国际羽联统计,共吸引了8000万名电视观众。但据此,就认为羽毛球在全世界广受欢迎,似乎还缺乏说服力,因为在这8000万人中,中国人就占了7000多万。这样一个数字与其说是羽毛球在全世界广受关注,还不如说是在中国广受关注。 事实上,羽毛球运动在各个协会之间发展的不均衡是眼下这项运动面临的最大问题。从苏迪曼杯比赛的情况就能清楚地看出,中国、印尼、韩国和丹麦完全统治了这项运动,其他协会的运动员根本无法对这四支队伍构成真正意义上的挑战,尽管国际羽联煞费苦心地把本次苏杯争冠组的参赛队伍由6支提高到8支,但两天的比赛打完,四支强队的胜利都像走过场一样无法阻挡,他们就等着最后一场来玩一把选择对手的智力游戏。 目前的羽毛球运动不仅发展不均衡,而且缺乏巨星级人物,无法吸引球迷的眼球。20多年前,以杨阳、赵剑华、弗罗斯特、苏吉亚托四大天王为翘楚的国际羽坛明星荟萃,竞争激烈,那才是羽毛球运动的黄金年代。但眼下,中国队的林丹、鲍春来仍显稚嫩,陶菲克时有起伏,盖德廉颇老矣,国际羽坛能拿得出手的巨星级人物实在太少。这对羽毛球运动在更广泛人群中的普及和推广显然不利。 从观赏性上讲,羽毛球运动这些年也并无多大改观。我记得有一届奥运会,时任国际羽联主席的吕圣荣特意带着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去赛场观看羽毛球比赛,结果运动员在场上拉来拉去,差点让萨翁当场睡着;三年前汤尤杯在我国广州举行,韩国和丹麦的一场比赛一直从晚上7点打到凌晨1点,打跑了中国观众,也打跑了急于发稿的记者,当比赛结束时,场上只剩下了参赛双方的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等其他工作人员。当时还是实行7分制,如果是现在的15分制,不知道那场比赛还要打到什么时候。 羽毛球运动这些年的改革是雷声大,雨点小。7分制的出发点本来是好的,可惜阻力太大,轰轰烈烈的记分制改革又只能是从终点回到起点。羽毛球的观赏性不提高,吸引赞助商就会变得很困难。本次苏杯冠名直到最后时刻才水落石出,也能从一个程度上反映出这项运动在商业开发方面面临的窘境。 国际羽联副主席古纳兰曾意味深长地说:“在北京举行苏迪曼杯对我们非常重要。”我想,北京的组织者和球迷最终没有让他失望,但显然,羽毛球运动要摆脱目前令人堪忧的生存景观,仅仅依靠中国的努力还是不够的。(本报北京5月15日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