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志明
上海世乒赛临近尾声,一个令人颇为矛盾的结局可能即将来到:中国队继去年卡塔尔团体赛双双包揽之后,有望囊括五个单项的金杯。从赛程进展预判,今晚的男双是关键。
在此之前的世乒赛历史上,国乒曾经有过三次大囊括,分别是1981年在诺维萨德,1995年在天津,2001年在大阪。在奥运赛场上,中国队也有过两度包揽的辉煌。面对中国乒乓球队越来越频繁的“习惯性统吃”,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曾经很无奈地表示,这是“中
国的辉煌”,“世界的尴尬”。
与囊括相伴的另一种尴尬,是中国选手对某一个项目的冠亚军,甚至是前四名的全控制。越来越多的包揽引来的却是不小的“烦恼”:美丽的烦恼。球迷不希望冠军决赛老在清一色的中国队选手之间进行,因为这种决赛会师让冠军之争过早地失去了悬念。升任乒羽中心主任的蔡振华此番在上海表示,他希望中国队能够取得好成绩,又不愿意看到冠军被中国队统统吃进或冠亚军大包大揽的局面,因为这样的局面不利于乒乓球运动的进一步开展。
有鉴于此,我国乒乓球界高层全力支持国际乒联的改革,只要这样的改革有利于乒乓球运动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乒乓球运动在世界范围的推广,有利于市场的接纳和认可,有利于观众的接受和喜爱。哪怕这样的改革是针对我们自己的,看起来是损害我们的“既得利益”的。有的时候我们甚至不惜“自找麻烦”,如“大球”提案,真正的总策划是时任国际乒联主席的徐寅生。11分制和无遮拦发球的新规则,也得到了中国乒协的鼎力支持。作为世界乒乓球运动水平最高的国家,我们有义务为全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开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带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乒乓球水平一起提高,共享乒乓球运动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当然,规则上的小修小改并不是拯救乒乓球运动的根本。任何“限制”和“打压”无助于一项运动整体水平的提高,乒乓球运动需要的是水涨船高,而非水落石出。无论是中国乒协,还是国际乒联,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加快市场化的步伐,着力提升乒乓球在全世界的影响力,让更多的球迷重回球台、重返看台,让更多的赞助商钟情乒乓、投资乒乓,并因此获得丰厚的回报。也许,乒乓市场真正红火之时,方是“尴尬”消除之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