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乒赛首次光临上海,沪上媒体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不仅对于赛场内外动态进行铺天盖地的报道,还发动读者参与其中。一位名叫唐祥林的无锡老工人在此地报纸上寄语国球:“希望中国这次只拿到一个男单冠军,既遂了蔡振华的心愿,又给其他国家、地区选手增添了信心,形成新一轮的竞争。”
这是我迄今为止见到的关于本届世乒赛的最可爱的读者寄语。该位老工人的想法显
然和乒羽中心主任的蔡振华的引导不无关系。世乒赛前,蔡主任就向记者频发高论,认为中国队本次世乒赛的指标只有一个,就是拿下男单金牌,而不是包揽全部金牌,包揽并不利于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蔡振华同时认为,自己这种观念的转变源于自己身份的改变,身为乒乓球队总教练,想的是尽可能多拿金牌,而现在在行政岗位上,更多的是考虑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蔡振华的高姿态看起来已经得到了许多中国球迷的认同,这位无锡球迷可算是其中的代表,只是他的想法太极端。因为中国队再怎么失常,也不至于就拿男单一个冠军。用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的玩笑话说:“中国人不用球拍也能打球,他们用手就能赢。”这自然只是一句玩笑话,但沙拉拉的另外一句话就不是开玩笑了:“我希望最好的运动员夺冠。中国队是最好的,他们夺冠的希望当然是最大的。但我们希望欧洲的运动员能挑战中国的运动员。”沙拉拉到底是世界最大的国际单项组织的当家人,说话就是有水平,而且滴水不漏。他的这句话对于中国的对手是个激励,对于中国队则是一种宽慰。沙拉拉既然都这么说了,那么我们也不必讳言包揽,羞于包揽。
是拿1个冠军还是5个冠军,的确是个问题,我的看法是如果能拿5个,就不要只拿1个。竞技体育讲的就是一个争强好胜,永不言败。世界上好像还没有拿冠军都拿得有点不好意思的道理。如果因为金牌拿得太多了,而故意让出一两块,那不仅对那些刻苦训练的优秀运动员不公平,对受益的对手也是一种不敬。真正的强者对此还未必领情呢。
事实上,中国乒乓球队的超级强势也是最近10年的事情,如果以1995年天津世乒赛,往前再追溯10年,国球的灰色记忆也不算少。谁敢断言下个10年,欧洲人或者亚洲的韩国人、朝鲜人就不能挑战中国乒乓长城呢?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下的国球固然强大,但我们还是不要被外国人的恭维迷惑了双眼。
(本报上海5月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