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老照片泛起往事一幕幕 剪报本牵出记忆一串串(组图)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5月02日19:50 新民晚报
老照片泛起往事一幕幕剪报本牵出记忆一串串(组图)
老照片泛起往事一幕幕剪报本牵出记忆一串串(组图)
老照片泛起往事一幕幕剪报本牵出记忆一串串(组图)
老照片泛起往事一幕幕剪报本牵出记忆一串串(组图)
——记4位上海人数十载不变的乒乓情怀

  本报实习生曹刚

  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记录着青春的梦想与激情;一幕幕深藏在心中的往事,镌刻着永恒的执著与热爱。镜头前,拍的是乒坛故事;镜头外,念的是乒乓情怀。

  第48届世乒赛的举行再一次牵动了无数上海人的心。让我们走近这四位长者,倾听他们数十载的乒乓情结……

  和总理跳舞瞬间成永恒

  1961年4月,第26届世乒赛在北京召开,中国人连创三项纪录——新中国第一次承办国际大型体育比赛;中国男团第一次捧起斯韦思林杯;邱钟惠拿到第一个女子世界冠军。

  77岁高龄的上海老人戴龙珠参加了那届世乒赛的女单和女双两个项目,这张与周恩来的合影拍自赛后的庆功舞会。照片高挂在她家客厅,被放大几倍后裱上了镜框。照片中身材最高的队员就是戴龙珠,当年33岁,是队里年龄最大的球员。时隔44年,戴老对当天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时钟即将走向零点,周总理出现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你们辛苦了。”总理一到场就端起了酒杯。上海运动员孙梅英第一个与总理碰杯,在她右边露出腼腆笑容的小伙子叫徐寅生,同样来自上海,他在男团决赛中上演连扣十二大板的好戏,一战成名。新科男女单打冠军庄则栋和邱钟惠分列他俩两边,另一位著名国手叶佩琼则站在照片最左侧。

  桌上的小笼汤包,杯中的茅台美酒,脸上的粲然笑容,珍贵瞬间成为永恒。

  美妙的音乐随后响起,在总政文工团的现场伴奏下,总理逐个邀请女队员跳舞。“平易近人”是戴龙珠对总理最深刻的印象,她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自己和总理的对话。

  “你是哪里人?”“祖籍浙江宁波。”“我是浙江绍兴人,我们还是半个老乡啊。”

  “你今年多大?”“33。”“这样的年纪还在拼搏,不容易。”

  那是戴龙珠参加过的唯一一次世乒赛,她在1/8决赛中不敌队友韩玉珍。此前,她曾在中国第一家少体校——上海体育宫担任教练,培养过李富荣、郑敏之、姚振绪等多位名将,大家都尊称她为“戴先生”。此后,她回到上海担任女队教练,一直干到57岁退休。

  今年已是戴老退休后的第20个年头,她的生活从来没有离开过乒乓球。“我一般每周打2-3次球,每次至少一小时。”不少朋友佩服她“胃口好”——戴老家住长宁区,最常去的乒乓房则位于闸北区,来回路上就得花两个多小时。戴老打球向来是短袖短裤,可每次打完还是大汗淋漓。她对球拍倒不讲究,最普通的单面正胶拍用了好些年,球友叫她“实力派。”就在4年前,她还曾在上海国际乒乓球元老赛上获得70岁以上年龄组的女团冠军。

  几天前,有位学生专程为“戴先生”送来了两张世乒赛的决赛球票。“现场是肯定要去的。我看好王励勤,但他首先得过心理关。”

  他乡遇冠军涌动爱国情

  时间定格在1959年4月初,地点是前苏联的列宁格勒市冬宫广场。

  容国团,第二排左起第六人,世乒赛男单冠军。在第25届德国多特蒙德世乒赛上为中华民族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当天,他所在的中国乒乓球队载誉而归,途经列宁格勒。

  陈公白,第二排左起第一人,上海留学生。在苏联医学科学院神经外科研究所深造,时任列宁格勒中国留学生同乡会主席。当天,他带领同乡会数百名留学生热烈欢迎冠军凯旋。

  双方在欢迎大会后合影留念,共同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把时间拨回到46年后的现在,当年风度翩翩的医学院研究生如今已年过七旬。据陈老回忆,容国团夺得世界冠军的消息在当时不仅传遍了华夏大地,更是鼓舞了数万他乡学子。得知中国乒乓球队将逗留列宁格勒,当地留学生群情激昂,在短短两天内就召集了数百人,并在第一时间为冠军球队送上了热烈的欢迎仪式。

  虽然时隔多年,陈老还依稀记得自己曾作为同乡会主席在欢迎会上致词,并在会后欣赏了中国乒乓球队专为留学生举行的表演赛。“很多细节已经模糊了,但当时的那种爱国激情至今仍在心中涌动。”

  陈老与乒乓球的缘分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末。他的小学体育老师王友信曾在40年代得过全国男子单打冠军。在“高人”指点下,他对乒乓球日渐痴迷并技艺大增。“小学和中学时代几乎天天打球,我担任过育才中学乒乓球队队长,还在16岁那年拿了一次上海市男单季军。”

  陈老对一件往事颇为津津乐道,他在中学期间曾多次与同届的孙梅英交手,一般都能轻松取胜。没想到曾经的手下败将后来成为了新中国首位女子单打全国冠军,还以主力身份参加了多次世乒赛。

  身为原华山医院院长和中国神经外科元老,陈老至今仍然身兼多职。但这并没有改变他每星期打一次乒乓球的惯例。5月1日去江西,5月7日去香港,陈老最近公务繁忙。“我一定会在6日之前从江西赶回来,世乒赛决赛肯定不会错过。”

  “有空来找我切磋切磋,球友多多益善。”陈老在采访结束前向记者发出了真诚的邀请。

  家庭乒乓室农家子弟乐

  1986年底,老张花了几乎全部积蓄造了照片中的这间家庭乒乓室,面积32平方米,位于崇明县中兴镇汲浜村。

  老张名叫张方根,原是上海市九江路邮局的投递员。为了支持郊区邮政建设,1961年在崇明县安家落户。老张开乒乓房,首先是因为酷爱乒乓,有了自己的房子和球台,打球就方便了。此外还有两个目的:一是丰富当地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二是指导农家子弟提高球艺、培养青少年运动员。“起初不收费,后来打球的人实在太多,就象征性地收一点钱。”

  老张有了这块基地之后,每天早起晚睡,白天上班,业余时间辅导青少年,节假日举办乒乓比赛广交球友,还把乡里爱好打球的青年组织在一起成立了“青年队”,定期进行训练和比赛。

  1990年12月,老张从邮局退休,随后决定走出家庭乒乓室,走向崇明县的多所小学。至今,他先后在大公、北门、民主、实验等九所学校担任乒乓教练。崇明县的5个消防中队,老张也连续去了15年,教部队官兵打球。在崇明县,由老张培养的乒乓好手,数以百计。

  “坚持打球健身,就是享受快乐。”这是老张的座右铭。现在,他每周去实验小学2次,去邮政局培训职工子弟6次,共计14个小时的陪练指导。闲暇之余,老张的另几大爱好是看书、读报和写作。看到了本报关于征集老照片的报道后,他先后寄来了5个邮件,包括照片、信件、心得、摘抄、诗句等各种形式的乒乓球资料。

  4月上旬,老张家门口的马路边多了一块牌子,这是他自制的世乒赛倒计时牌。开幕式前两天,老张在崇明县组织了一次乒乓球比赛,尽管没有奖品和奖金,仍吸引了近40名乒乓球爱好者报名参加。比赛目的只有一个:“以实际行动迎接世乒赛”。

  线装剪报本十年“磨”一书

  这是一本线装书,泛黄的书页几乎没有一张是完好的。

  封面中央贴着精心剪裁的毛泽东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书名“体育新闻选集”位于封面右侧,由圆珠笔打底,钢笔勾勒而成,字体略显稚嫩。右下角的小纸条上写着几个小字:于1973年10月编。

  一切迹象表明,这是一本堪称“古董”的书。其实这只是一本剪报本,里面汇集了我国1963年至1973年间的乒乓球、足球、篮球、排球、田径、举重等多个项目的体育新闻资料,其中尤以乒乓球最多,在近200页的剪报本里占了100多页,涵盖了第31届和第32届世乒赛报道以及其他各类全国锦标赛、邀请赛和访问赛等等。

  编者名叫唐学成,今年58岁,是上海的一名普通工人。

  选集的第一页是一张《1963年全国乒乓球比赛运动员姓名号码对照表》,其中的上海一队里有世界冠军张燮林、林慧卿和郑敏之,上海二队中我们看到了现任国际乒联技术委员会主席、国家乒羽中心副主任姚振绪的名字。贴对照表的那一年,唐学成刚满16岁。聊起编书的初衷,老唐说自己是一时冲动:“我当时是狂热的体育爱好者,这也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吧。”

  剪报本一贴就是10年,连老唐自己也没想过会坚持这么久。10年间,剪报本跟着老唐,从学校走向工厂,从上海奔赴安徽贵池支援内地建设,越积越厚。最终,《体育新闻选集》于1973年在安徽集结成册。1979年返回上海时,它是老唐最宝贵的行李之一。此后,剪报本又经历了几次搬家的考验。但不管是在家里的壁橱还是在单位的更衣箱,始终保存良好。虽然很旧,但没有缺过一页。

  问老唐为什么之前能坚持10年,后来却没有再编第二本。他坦言,一是因为年轻时比较有激情;二是因为当时的上海正处于乒乓球鼎盛时期,“国家队有一半以上都是上海人,可谓好手如云,即便组成三支队伍参加全国比赛也绰绰有余。”老唐至今仍然非常怀念上海乒坛的那个时代,“如果上海队什么时候能再现当年雄风,说不定我还会再编一本的。”

  在第26届世乒赛庆功宴上,周总理与乒乓国手们碰杯表示祝贺

  第二排左一为照片提供者陈公白,第二排左六为容国团

  一九八七年,张方根在崇明他创办的家庭乒乓室里

  唐学成的剪报本封面 记者彭幼龙摄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