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5月1日电 题:中国女乒“神话”的开端
——“画龙点睛”四女将讲述动人故事
新华社记者刘丹、张寒
中国女子乒乓球稳稳地处在“一览众山小”的地位,可以说是乒坛“神话”。而“神话”的开端在上世纪60年代。
1961年第26届北京世乒赛,邱钟惠为中华民族夺得第一个女子世界冠军。4年后的第28届卢布尔雅那世乒赛,中国队让攻球手李赫男、梁丽珍一直打完半决赛,最后出奇兵让削球手林慧卿、郑敏之打决赛战胜了日本队,为中国夺得第一个女子团体冠军。教练容国团称之为“画龙点睛”。
第48届世乒赛期间,应组委会邀请,这四位女将聚首上海。1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们讲述了昔日夺冠的动人故事,其中闪现着传承至今的吃苦耐劳、团结拼搏的乒乓精神。
40年前,粮、油、肉等许多食品必须凭票购买,许多人因营养不良造成全身浮肿。而当时的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技战术水平,都在中国之上。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一心只想夺冠,为中国、为乒乓球队鼓舞士气。”林慧卿回忆说,那时候,跑鞋特别硬,袜子质量差,赛前重负荷训练下来,脚掌必定起泡。为了不影响训练进程,队医用针将泡刺破,然后在脚底垫点棉花。我们继续训练,丝毫不顾疼痛,心里想得最多的就是在劣势中奋勇争金。
要想取胜,紧张是最大的敌人。梁丽珍回忆说,当时为了克服赛前紧张心态,鼓舞队友信心,在从宾馆到决赛场地的路上,四个人一路上唱着歌,舒缓压力。歌词是大家赛前临时改的:“我们朝着一个理想进军,胜利必定属于我们,我们紧密团结,为考比伦杯英勇奋争……”
“论实力,我们肯定拿不下金牌,或许我们吃苦的精神感动了上天,才让我们有如此收获。”开朗的李赫男说,“就像我的名字一样,‘赫’意为赫赫有名,‘男’为男子,‘赫男’就是要超过男子的意思,当时男团已经获得过团体世界冠军,全国为之振奋。我们女队也不能示弱。”
李赫男那时是队里最胆小的队员,为了锻炼胆量,不会游泳的她经常独自站在游泳池边,从岸上往水里跳,感受不测时的危险,好几次被队友从水中捞上来。“有了感受极度恐怖的经验,对赛场已不再恐惧。”李赫男说着,脸上透出自豪的笑容。
郑敏之是队里脾气最急的,在那届世乒赛上,轮到队友上场时,她总是躲在厕所里听掌声,每当给对方的掌声热烈时,她就不停地拉厕所水箱,用以掩盖自己的紧张。
“那个年代的那块金牌足以让我们泪流满面。”梁丽珍说,让她难忘的不仅是庆功时吃到难得的罐头肉,更让她感怀的是当时从苦难中闯出来的那份悲壮和信心。
中国队未能参加接下来的两届世乒赛,但在重返赛场的第31届世乒赛上,林慧卿一人夺得3金,除女单外,还与郑敏之夺得女双冠军,与张燮林夺得混双冠军。
乒坛后浪推前浪。此后,中国女乒绝大多数冠军都收入囊中,运动员换了一代又一代,但吃苦耐劳、团结拼搏的精神却是永远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