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中德饮食文化差异巨大 国青饱受“西餐”之苦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4月26日15:28 中国足球报

  冯剑明与德国巴特基辛根市长劳登巴赫终于坐下来就一件事情谈判。这件事困扰国青队的严重程度是排在训练和比赛之上的。这件事就是——吃饭。

  在德国,吃饭不应该是个问题。日尔曼人崇尚大肉大鱼,面食做得也很到位。当然还有啤酒,只是中国年轻运动员还是少喝为妙。但在巴特基辛根这样的小城镇,其日常供应的伙食不会超出当地的“家常”范围。德式西餐在欧洲是比较简约的。与法式、意式不可同
日而语,与毗邻的匈牙利、瑞士、奥地利也差着一个档次。在欧洲的几大菜系里,是没有德国菜的。但德国的早餐和正餐保量保质是公认的。

  中国代表团很严肃认真地与当地政府首脑就吃的问题进行谈判是因为口味。比如冯剑明同志就好一口“韭菜鸡蛋虾米皮”的饺子,当然还有“水煮鱼”一类“口重”的东西。当然大冯不是为了这种饺子和德国人较劲,他代表的是中国的饮食惯性和舌头的味觉传统。

  饮食文化。最终的冲突就演变为文化的对峙。中国人信奉“民以食为天”。天塌下来了,其他一切免谈。德国人终于明白了煎炒烹炸,锅里油星四溅,八荤八素,色香味形俱全是中国人的“宗教”。于是他们妥协了。让当地一家叫“正阳酒楼”的中餐馆在中、晚餐时各送一菜。大约是“咕老肉”和“糖醋排骨”一类西化中餐。该饭馆因势利导,推出“正阳奖”,每场比赛的三名最佳运动员可以免费大撮一顿。这正应了“吃好了不想家”的老话。

  西餐和英语一样,让国人适应还要经历一些日子。相比之下,西餐被接受更难。满嘴跑英语(抑英法语、德语)的国人,蹲在街边大排档下吃羊杂碎,其幸福的状态比见了亲娘还亲。

  作者:何 北

  (来源:中国足球报)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青新闻

 

评论】【体育沙龙】【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夏日中的期待


FC Cities Pack


第二代喜力AFI


Footscapes


第三届高中篮球联赛


报名北京网友足球赛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