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体坛最大的兴奋剂丑闻 1988汉城奥运会类固醇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4月22日11:50 中国体育报 | ||||||||
刘易斯和约翰逊在汉城奥运会男子100米的争夺被誉为“世纪之战”。之前7次负于对手的约翰逊惊人的以9秒79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摘得金牌。仅仅是在62个小时后,国际奥委会宣布约翰逊的尿样结果呈阳性,他服用了类固醇类兴奋剂,创造的世界纪录和冠军称号随之被取消,并受到国际田联禁赛两年的处罚,成为世界体坛历史上最大的兴奋剂丑闻。 类固醇是一种功能与人体雄性激素类似的人工合成物,能够明显促进肌肉的生长,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加拿大著名短跑运动员本·约翰逊所服用的兴奋剂康力龙就是一种合成类固醇。康力龙,学名司坦唑醇,属于蛋白同化雄性类固醇,与体育界臭名昭著的诺龙同属于兴奋剂禁用物质中的蛋白同化制剂。在体育界合成类固醇也是使用频率最高、范围最广的一类违禁药物。这类药物除具有增加肌肉块头和力量,并在主动或被动减体重时保持肌肉体积的作用外,还可加快训练后的恢复,有助于增加训练强度和时间。但是,如果不同时进行系统的力量训练,服用这类药物就没有增长肌肉的作用。 合成类固醇的副作用明显,长期使用将干扰人体内自然激素的平衡,产生一些严重的副作用:滥用此类药物会导致心理与行为异常,大剂量服用常会出现易发怒、暴力倾向等狂躁症行为,以及神经系统障碍和失眠。在女性中会引起肌肉增生,月经失调,体毛过度生长;使男性睾丸萎缩、精子生成减少、乳房增大、阴囊痛、肌肉痉挛、出现明显的皮脂腺分泌增多和皮疹;此外还可能引起水、盐潴留;引发黄疸及肝功能障碍等。 合成类固醇不像安非他明那样会使服用者突然虚脱,它的副作用是不知不觉,缓慢发生的,常常发生在运动员退役后很长时间。这类药物会对心血管系统、肝脏、生殖系统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作用,而且是一类致癌物质。 前世界举重冠军莱瑞·帕西菲科由于长期服用合成类固醇,在35岁就患上了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1987年前苏联一名医生对外公布,他查出了200名年轻的退役运动员患有前列腺癌,这是服用过量合成类固醇造成的。合成类固醇还有使女运动员男性化,造成胎儿畸形等副作用。 随着兴奋剂检测手段不断发展成熟,绝大部分类固醇药物已经难逃法网。但值得我们警惕的是,类固醇药物并没有完全销声匿迹。去年,在我国健美比赛中查出的5例兴奋剂中有3例服用了类固醇药物。最近,济南校园里也发现有人向体育考生推销兴奋剂,在贩卖名单中就包括苯丙酸诺龙、司坦唑醇等合成类固醇药物。所以,对于健身健美人群和普通人群,也要对兴奋剂提高警惕,防止这只黑手悄悄地伸向自己。 作者:康比特运动营养研究所 王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