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受伤断送足球前程 抑郁症逼前女足队员离开绿茵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4月21日04:09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 ||||||||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讯 4月中旬的一个午后,在成都市双流县的一处僻静之地,几辆轿车一字排开。在其中一辆车里,一名28岁的女子正在认真练习着学驾驶最基本的技术:倒杆。或许坐在她身边的教练都不知道,他正在给一名世界冠军上课——吴晓蓉,四川剑南春女足队员,司职前锋。2001年随马良行领军的中国女足夺取阿尔加夫杯冠军,目前因为抑郁症只得暂时远离绿茵场
三年前受伤断送前程 2001年,四川女足历史性夺得全运会第三名的成绩,作为队中主力前锋的吴晓蓉随后又接到了国家队的集训通知。2002年3月,吴晓蓉随中国女足前往欧洲拉练,并参加了有“女足小世界杯”之称的阿尔加夫杯。这也是吴晓蓉惟一一次代表国家队出国比赛。“那年,我们拿的是冠军。世界冠军!”后来吴晓蓉得知,自己是被主教练马良行钦点进入国家队的。只要没有伤病,2002年釜山亚运会、2003年女足世界杯正在等待着她。可是命运却在这个时候和她开了一个玩笑。 2002年4月4日,全国女足联赛第一阶段最后一场比赛,四川女足与广东女足正在为小组第一而拼杀。下半场刚开场,吴晓蓉突破时被广东队26号吴惠燕从身后铲倒,随后抱着右腿痛苦地倒在草坪上。胫骨骨折!吴晓蓉在病床上一躺就是三个月。“近在咫尺的亚运会是不可能了,如果恢复良好,参加2003年的世界杯还是有希望的。”凭借这个念头,吴晓蓉伤愈后回到了球场。可是不久之后,她又遇到了大腿骨二头肌坐骨节节附力点牵拉性损伤——一种因为疲劳过度产生,且不易治愈的伤痛。由于四川女足的比赛任务一直比较重,吴晓蓉近几年来一直带伤训练、比赛,从来没有请过假。可是她的状态也因为伤病渐走下坡路,不仅离国家队越来越远,就连四川女足主力的位置也有些动摇。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吴晓蓉从天上落到地上。性格好强又有些内向的她感到了深深的失落,她开始把自己深埋起来,除了偶尔与关系亲密的队友诉说心事外,她在更多的时候选择的都是沉默。 去年底病魔悄然来袭 去年9月底,正在随队备战全国女足超级联赛的吴晓蓉突然一连几天睡不着觉。为了保证白天的训练质量,她服用了几颗安眠药,但仍然无法入睡。因为队友以前也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吴晓蓉起初并没有把失眠太当一回事,“我以为过段时间就好了,或许是比赛压力太大的缘故吧”。 10月中旬,结束全国超级联赛征战的四川剑南春女足集体前往银厂沟度假。已经失眠一个多月的吴晓蓉向队上请了假,独自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检查。经过一系列地检查过后,医生在她的病历上写下了一句话:初步诊断为抑郁症,建议静养休息。“不可能!我怎么会得这种病呢?”拿着医生的诊断书,吴晓蓉无论如何也不相信眼前的事实。 按照计划,四川剑南春女足将于12月9日前往西昌进行封闭性训练。自感无力继续支撑的吴晓蓉只得把自己患上抑郁症的消息告诉了队里。为了慎重起见,队医蓝力强特意把吴晓蓉带到了四川省军区国防医院,专门找到了该院的专家邓院长对其进行复查。脑电图的扫描结果显示,吴晓蓉的确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随时有自杀的可能!”邓院长表情严肃地对蓝力强说。权衡之后,四川剑南春女足同意了吴晓蓉的请假要求,球队随即开赴西昌进行封闭性训练,而吴晓蓉则回到双流家中养病。 现如今前途一片迷茫 联系上吴晓蓉后,她一直不愿意接受记者的采访。直到本周一,四川女足有关方面通知她签署《下队书》后,她才下定决心坐到记者的面前。“他们都说人生有两个理想,我现在实现一个了——睡觉睡到自然醒。”吴晓蓉无奈地笑了笑。虽然每天晚上的睡眠质量仍然很差,但比起刚刚查出有病的时候,她的精神状态已经好了很多。 现在,吴晓蓉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吃药。按照医生的嘱咐,她每天都需要服用镇静剂等精神类的药物。每隔一两天,吴晓蓉在午饭后都会去双流体育场,与在那里当教练的队友打打羽毛球,玩玩乒乓球。最近,在丈夫的建议下,她就近报了一个驾校,学习驾驶汽车。而对于自己从事十多年并深爱着的足球,吴晓蓉似乎不愿意再提起。在无聊的时候,她会拿出绣着国旗的国家队队服细细抚摩,一遍又一遍擦拭着国家队发的红色阿迪达斯球鞋。“看到他们,我就想起了过去。”吴晓蓉说,“才一两年的时间……人生如戏啊!” 作为运动健将,每个月仍有1036元收入的吴晓蓉尚能勉强维持自己的生活。可是未来,吴晓蓉自己的戏谑很形象,“两眼一摸黑”。“我不知道我将来会干什么。除了踢球,我什么也不会。”吴晓蓉说,“我什么时候还能回到绿茵场,我自己也不知道。” 本报记者薛剑 编后 他们也是弱势群体 这是一群特殊的弱势群体。专业运动员,他们“专”在自己的行业里,却“弱”在正常人的适应能力、调节能力上。 吴晓蓉和罗泽鹏,一个是曾经铿锵的玫瑰,一个是曾经娇艳的花朵,都在伤病、烦恼的折磨下走向枯萎。中国现今体育体制下的专业运动员,已经半游离于社会之外。在运动场上,他们技艺超群并不断超越;在运动场外,他们无法克服生活中的烦恼和郁闷,成了生活的“弱智儿”。 依靠教练员、队友、家长的开导,这是杯水,能够止渴,却无法救得车薪;改革体育体制,让他们回到鲜活的社会考验里来,才是阻止悲剧的治本良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