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综合体育> 冰雪> 正文 

功已成名亦就 何苦重返冰场?--逢韩不胜支撑着杨扬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4月20日12:05 黑龙江日报

  是什么支撑着杨扬,这是人们一个欲解之谜。

  本来嘛,杨扬功已成名亦就,在美国犹他州大学深造有滋有味,何苦重返冰场呢?

  在十运会短道速滑决赛颁奖那天晚上,记者对刚刚走下领奖台的杨扬表示祝贺,紧接着就向她提出了这个问题。

  她不假思索,对答如流,看得出她对这个问题早已深思熟虑。自身的毅力

  对杨扬来说,此次有些“复不逢时”。这两年中国男女队均受到韩国的“打压”,夺金之路变得愈发艰难。去年,韩国队因内部发生问题而缺席世界杯系列赛两三站的赛事,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队才有了“称雄”的机会。在前些时于北京举行的世锦赛上,中国男队与金无缘,女队很艰难地夺得500米冠军。

  这种“逢韩难胜”的现象,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中国队在明年都灵冬奥会上怎么办?

  杨扬说她复出有两个原因。一是她对自己从事二十多年的滑冰事业发自内心的热爱,二是队里也希望她回来,“带一带年轻选手”。

  “我心里也曾出现过波动,”杨扬说,“我曾问自己,是不是回来得不是时候?”

  她说她力求“两个适应”。

  首先适应从大学生活到运动队生活,其二适应从成绩很好到水平有起伏。“因为我当了20多年运动员,故而回来后很快就适应了运动队生活,”杨扬说,“关键是如何看待成绩,一旦成绩出现起伏,自己就无法接受。”

  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还为此在床上掉过泪。

  也许真该歇歇了,杨扬给人的感觉比以前消瘦了许多,同时也感到愈发成熟。“训练的确很苦,瘦点总比胖点好,”杨扬打趣地说,“这不,从我脸上可以看出来,否则人家一看就认为我不投入……”

  至于杨扬要打拼到什么时候,她心里也有个谱。“我不敢说能滑到什么时候,明年都灵冬奥会之后,如果队里还希望我留下,我还有能力的话,我想我会继续参加一届世锦赛……”杨扬说。团结的力量

  杨扬在队里是名副其实的“大姐”。

  这两年,年仅20岁的小将王濛取得了优异成绩,因此有了“杨扬接班人”的光环。“都拿我和杨扬比,我觉得我根本就没法和她相比。她是世界上最出色的运动员,在一届冬奥会能拿两枚金牌,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使她赢得了所有运动员的尊重。”王濛的语气中充满了崇敬。

  在前不久结束的十运会短道速滑决赛上,就发生了“师姐好言劝师妹”的故事。

  在女子500米决赛中,解放军队程晓蕾和我省选手王濛发生碰撞而摔倒。裁判判定王濛犯规将其罚下,其他选手重新比赛。此时的王濛异常愤怒,回到场边后将手中的冰刀套狠狠地砸在了地上,然后站起来大叫:“你们怎么判的,看没看录像!”在教练的劝说下她才忿忿离去。

  第二天,京城一家报纸发表了题为“王濛起急欲罢赛”的消息。

  事发当晚,杨扬主动找到王濛说:“就算你有委屈,可是裁判判了就没法改,你左右不了别人,只能从自身找原因。”

  “不管场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运动员首先要平静自己心态。只要比赛没结束,一个运动员要做的就是全力以赴地投入,不要受外界因素影响。在1998年的时候,我们无论是在世锦赛还是在冬奥会上,受了多少委屈?没有用,必须冷静,年轻运动员必须接受这种锻炼。”

  杨扬连珠炮似的一番话,说得王濛“没了脾气”。

  第二天,王濛一脸笑容,参加了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由杨扬领衔,五姐妹团结合作一举拿下这枚金牌。家人的支持

  俗话说,成功人士背后都有一个好女人,而杨扬背后的好女人则是她的母亲。

  当杨扬从十运会短道速滑领奖台走下来之后,把鲜花献给了坐在观众席上的母亲。老人一手拿着鲜花,一手抚摸着杨扬的脸,泪水险些夺眶而出。

  母亲永远是女儿的忠实观众。

  记者习惯地问老人是何时来到北京的,她笑着说,家已搬到北京了,来为女儿助威更加方便了。

  以往老人无论是在汤原还是在哈尔滨居住,只要女儿有赛事就自费前往加油助威,近到长春远到昆明,不管刮风下雨,始终如一。

  老人说,“以前看杨扬拿冠军次数多了也就没什么反应,但现在看她比赛我却紧张,我手都发凉。杨扬问我为什么,我说妈看你复出很辛苦。”有妈妈的关心和爱护,杨扬甜蜜的口吻中流露出一丝幸福,“我妈以前劝我要好好训练,现在看我太辛苦了,就劝我注意身体别太玩命。”

  如今,杨扬的“亲友团”中又多了一名新成员———妹妹杨柯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工作。如今她也像妈妈那样为姐姐加油呐喊了。(黑龙江日报)

  作者:梁学增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杨扬新闻

 

评论】【体育沙龙】【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夏日中的期待


FC Cities Pack


第二代喜力AFI


Footscapes


第三届高中篮球联赛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