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志行给我捎来月饼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4月13日10:37 中国体育报 | ||||||||
刚来报社不久,领导给了我们三个新人三张写有不同采访任务的纸条,让我们自己选择,我一下子看到了曹限东的名字,连忙抢了过来,不客气地说,真像饿狼扑食一般。我知道,那是一种情不自禁。 一直很喜欢绿色,因为它代表生命,更因为它是“国安”的颜色。套用一句很俗的话:我是看着国安足球队的比赛长大的。也许是受球迷爸爸的影响吧,和他一起看足球,一边
正是曹限东的名字又让我想起了那批曾经钟爱的国安队员,想起了我那未完成的遗憾。我想,这个借职务之便,和曾经的偶像亲密接触的好机会,说什么也不能放过。然而没想到的是,这次的采访让我尝到的还是遗憾。 “找”曹限东不太容易,因为那时的他已经离开人们的视线很久了,对于初次采访的我,更像没头的苍蝇。但不瞒你说,就连找他的过程中都是兴奋的,心里那种想看见偶像而眼巴巴的心情无以言表。经同行指点,终于和曹限东取得了联系,我更是乐得忘乎所以,那几天完全沉浸在能和他见面的喜悦中,而且特意给曾经“奚落”过我的男同学打了个电话,略带刺激地说了句“我要采访曹限东啦”! 在和曹限东的通话中,不知是太紧张还是太兴奋,我连话都有点说不利落了,但曹限东并没有为难我这个“新手”,他说能不能就在电话里接受采访,因为最近忙着足球学校的事。我连忙说:“没事没事,我能等,你什么时候有空都行,我再给你打电话吧。”我保证,这是当时的原话,也许是因为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地去找他们了,我生怕把这个见面的大好机会在电波中给浪费了。 本来,领导交代的任务很简单,问问他的近况就可以了。同事也提醒我,别忘了你是记者,别跟追星族似的。可我哪还管得了什么任务、是不是记者啊。采访机也买了,相机也借了,就等着和他见面了。 于是我每天都会给他打个电话,问他什么时候方便。不知是不是我追星的口气超过了记者本应该有的冷静,让曹限东看出了我的“图谋不轨”,还是我的邀约技巧有问题,总之几次下来,依旧没能够得逞。最后,采访还是在电话里进行的。虽然问到想要的东西,稿子按时交了,领导也说我这第一次写的稿挺好的。可之后的很多日子,我都耿耿于怀,一方面觉得没能和曹限东面对面是个遗憾,更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作记者,连约个采访对象都不成功。现在想想,也许那时的我根本没把他当成采访对象吧。 事情过去一年多了,想想觉得挺好笑的,如果按我当时的心态,还真说不好见着他了会怎么样。上去拥抱?大笑大叫?可保不齐。自己丢人不说,也给报社抹黑啊,恐怕他还没见过我这么追星的记者吧。其实,曹限东能忍着淋巴发炎的疼痛,一边说话一边不得不大口大口地咽吐沫来维持嗓子的湿润,举着电话跟我聊了半个多小时,已经够我这个曾经的国安拥趸幸福的了。 虽然现在还是觉得没和他见上一面有些遗憾,但我更体会到了这次采访对我之后的一些帮助。从追星族变成记者,从跟陌生人说话脸红到学会了那么一点点和采访对象的沟通技能,同时也真正明白了一位前辈曾告诉我的话:记者就是要挖到你想要的东西,什么形式并不是重要的,问出有价值的新闻才是根本。 后来,同样是在电话里,我采访了高峰、容志行,虽然兴奋难掩,但我已经学会以一个记者的角度和偶像对话了。最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容志行在去年中秋节的时候还托人给我捎来两盒广式月饼。吃着这一块块“与众不同”的月饼,心里这个甜,这个美,甭提了。 本报记者 邢巍(来源:中国体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