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兄说,俺要写个“中国莎娃”。
我等无限仰慕地问,谁是“中国莎娃”呀?
他说,彭帅啊。
于是我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彭帅的照片调过来欣赏,五秒钟之后,我们对王俊兄的眼光心如死灰。这完全是两种类型的人,居然能硬拽到一起。
王俊兄讪讪地解释,不是俺这么说,是去年美网的时候有很多人这么叫。
昨天在网上还看到一个词组:“中国欧文”。原来是指那个在斯托克港练过球的张晓彬。
我记得以前还有过“中国马拉多纳”、“山东齐达内”、“铁岭罗纳尔多”等等。
这很让人困惑,中国有如此之多的牛人,中国足球居然如此像烂泥里的豆腐脑,提都提不起来。
现在似乎就是这样了:是个打篮球的就可以叫“××乔丹”;是个踢足球的就可以叫“××马拉多纳”;是个打网球的,女的而且打得好一点的那就是莎娃,女的但是打得一般的那叫库娃……
还有一个词,也已经烂到让人无法容忍,那就是“德比”。
是真的“德比”也罢,问题是,一干无聊的人把任何比赛都能扯上“德比”。
比如皇马对巴萨,那叫西班牙“国家德比”(以前闲人们动不动就管这种比赛叫“世纪之战”,后来可能是觉得让人家一个世纪至少踢200场“世纪之战”也不好,现在已很少有人这么说了);
比如南特对波尔多是法国的“大西洋德比”;
比如从前埃弗顿对曼城,因为有李铁和孙继海,所以这场比赛被称为英超的“中国德比”;
再比如,当丁俊晖遭遇傅家俊,那自然更“中国德比”了……
德比德比,德德比比,德德德比,怎么德都可以比,就是不知道德什么比!
温柔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