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太极柔力球诞生的来龙去脉:墙内开花墙外香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4月05日10:48 中国体育报

  墙内开花墙外香

  新生事物冒出来,常常会墙内开花墙外香,太极柔力球就是一例。

  创编十多年了,太极柔力球传播到除西藏外的各省市自治区,派生出京味、海味、新疆风味、草原风味、云南傣族风味等各具特色的太极柔力球和练家高手,分别在北京、上
海和新疆库尔勒举行过三次全国比赛。相比之下,在其诞生地山西,它却显得动静不大。

  太极柔力球的隶属好像也还没有确定,球类项目和太极功夫这两大圈子都没有表示将其收于旗下。一位太极界前辈的意见是,现在叫“太极”的太多,简直是泛滥了,归入球类口更有利于发展。可在球类管理部门的分项名单上,大球不用说了,小球类也没太极柔力球这个名字。

  尽管身份不明,却挡不住其花香漂洋过海。在欧洲国家,太极柔力球被视为球类中的东方奇葩,目瞪口呆的观者在表演结束后都要上前细看———实在怀疑球是粘在拍子上的。欧洲人多是现代球类的玩家,于是很乐意接受这种新鲜玩法———原来球还可以如此婉转含蓄善良和更理性化,而不是直来直去的打。

  在崇拜太极拳的日本,太极柔力球遇到了甚至比中国更多的知音。日本各地成立了十多个太极柔力球协会,而中国还没有成立一个。这个鸡年的正月初一,创始人白榕第N次飞往日本,在大阪举办有二百多人参加的培训班,又一次见识了日本人那种躬敬认真、贪得无厌的学习态度。据说大阪希望太极柔力球发展成为该市传统的标志性运动。从拳击手套、脸盆、炒瓢开始

  白榕身材高大壮实,本应属于重量级运动,却发明了一种以柔克刚、优雅婉约的运动,而且灵感来自拳击训练课。

  1984年,白榕从山西大学体育系毕业,分配到晋中卫生学校当体育教师。年轻人雄心壮志,一心想培养出几个全省甚至全国拳击冠军。为加强实战演练和避免受伤,他将球胆注水后放入拳击手套。很快,这种“安全拳击套”成为训练间隙的玩具,他和学生们用脸盆来回抛接着玩,觉得很是有趣。回到家里,白榕琢磨起如何玩得更带劲,一眼看中了厨房里单把儿炒菜锅。

  第一把专门找厂家制作的太极柔力球拍是铁皮弧面炒瓢式,控球熟练到可以反手抛接后,球拍中间又改成软面,可两面抛接,此项运动初见雏形。大家看白榕玩球时划出一个接一个的弧线,动作轻柔无声,都说特别像太极拳。白榕受到启发,以柔克刚,引进合出,借力打力,此球性很符合他所学到的太极运动的原理,可以称它是一种太极化的球类运动。经过多次实验和改进,1991年,“太极娱乐球”和球拍申请国家专利获得批准。

  接下来自发成立创编组,成员是一群毕业于体育系的大学年轻教师,可谓学院少壮派。长期在教学第一线,具有职业敏感,他们看好这是一项很有实用价值且潜力无限的新生项目,可以冲击沉闷单调的学校体育教学。大家分工合作,编制出竞技规则、训练教材、套路等,还制作了教学录像……希望成为正式体育项目

  从太极娱乐球到太极柔力球,这十三年中,球拍进化了十多代,球改革了五六次,白榕的球技差不多达到球、球拍和人的一体化,颇有太极推手的粘连黏随功夫。

  太极柔力球推广过程经历了三次大的转机。第一次是被全国总工会列入1996年全国第三届工人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设七块金牌,24个省市和十几个行业体协派出36支运动队参赛,培养了一大批教练员、裁判员,种子播向全国。可惜工运会没有连续办,沉寂了一段时间后,2000年,一位政府分管领导要求中央电视台寻找和发展适合中老年人的科学的健身运动,《夕阳红》对太极柔力球进行了重点宣传介绍,此是第二次转机。第三次转机是在2002年,中国老年体协专门成立了太极柔力球项目推广组,连续三年举办太极柔力球全国比赛。期间,经过国家教委鉴定同意,太极柔力球进入一些大中学校的体育课堂。

  现在太极柔力球正在被家乡人珍视。今年三月初,山西省老年体协举办全省太极柔力球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原来要求来60多人,没想到来了160多人,全是各地健身辅导方面的精英。64岁的李润茂是祁县老年大学负责人,他和老伴通过关系找来学习。“可以平衡左右脑,防治颈椎病、肩周炎、娱乐心情……”他总结了一大堆好处,同时强调这是我们晋中老师发明的,不能墙里开花墙外香。

  太极柔力球尚处于发展完善期,白榕现在有两大心事,一是希望能够成为正式体育项目,也就是在体育部门立项。二是担忧日本人组织研究的速度更快,“本来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别最后和柔道一样,成了日本国粹。”

  本报记者 郭思(来源:中国体育报)



 

评论】【体育沙龙】【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LB新款暴光


Tiffany dunk


CITYKNIFE BARRETTE


鞋狂一季度TOP10


第三届高中篮球联赛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