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燕笑了。
这位国家体育总局冬季项目管理中心短道速滑部副部长笑着说,你让我说说此次大赛,其实不用我说大家心里都明白,女子黑龙江省选手强,男子吉林省选手占优,按正常来说,两家将瓜分这6金。
我说,这是一本明账不用细说,您就说此次大赛有何亮点,如何?
她沉思片刻说道,依我看有三大亮点。
其一,规模空前。
13个代表团的14名选手参赛,这两个数字创造了历史之最。
从地理分布上看,北有黑吉,东有江浙,西有川渝;从民族区域上看,既有来自汉族居住区的队伍,也有来自新疆、宁夏和西藏等少数民族居住区队伍;从实力上看,既有老牌劲旅,也有刚刚起步的新军;从选手年龄上看,既有杨扬和李佳军等久经沙场的老将,也有王蒙和朱米乐等新秀。故而这次大赛称得上是中国冰坛的群英会。
其二,金牌增加。
虽然全国十运会冬季项目仍是速滑、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3个大项,但金牌总数从上届全运会的10枚,增加到目前的14枚。具体地说,花样滑冰项目增加了双人滑和冰上舞蹈,而短道速滑项目增加了男女500米。
冬季项目在全运会的金牌逐步增加,说明冬季项目已取得长足进步,并在全运会占有一席之地,这正如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原局长李富荣所说,今后大趋势是冬季项目将逐步并入全运会。
这次将男女500米列入全运会,是从这个项目发展战略上考虑的。因为这两个小项一直是中国选手的强项,他们发挥身体灵巧,爆发力强的特点,在赛场上屡建功勋,用冰刀写出多首壮歌。例如,我国女选手在2003至2004年度世界杯系列赛上,包办了500米总积分前3名,同时这个项目已成为中国军团在明年的都灵冬奥会上金牌的突破口。
其三,涉冰者众。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北冰南移”的发展战略,后来又改为“北冰南展”(这种提法更为科学与合理)。20多年来,终于迈出可喜的一步。
翻开此次大赛的秩序册,在参赛队一栏上面赫然写着“西藏自治区”,让人为之一振;13个参赛队遍布全国各地,已不局限北方地区,又让人为之一振。
从中也不难发现,参赛队的组成形式可分为3种。
第一种,依靠本土型。由于黑龙江和吉林开展冬季项目时间长,故而基础比较牢固,优中选优,兵强马壮,他们在各种大赛上唱主角,是中国代表团参加冬奥会的主力部队。
第二种,招兵买马型。如江苏队,他们在4年前开始筹备十运会时,便着手发展冬季项目。主要措施就是招聘黑龙江和吉林一些教练员和运动员,组建了冬季项目队伍。这种招聘区别于交流———将其户口迁到江苏,将其家安在江苏。为了训练和比赛,江苏特意修建两个滑冰馆,十运会花样滑冰决赛将于今年9月在那里举行。
第三种,广泛交流型。由于一些地区缺少冰上场馆,就采用交流方式,从黑吉两省的体校选拔一些年轻选手,为其提供训练经费,为自己打天下,西藏、重庆和四川等队亦如此。
据了解,经济实力雄厚的浙江省和重庆市已决定在近期兴建冰上场馆,走江苏省的发展之路。
于海燕又笑了。
“只有自己变得强大了,才能在世界上站稳脚跟,也才能结束从去年出现的‘逢韩不胜’的历史……”
她说。(本报北京3月31日电)(黑龙江日报)
作者:梁学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