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退役运动员缘何屡遭生存之“困” 20050331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3月31日21:51 云南日报

  新华社南昌3月31日电 新华社记者 胡锦武

  近日有媒体披露,曾在1988年汉城残奥会S8级100米蝶泳、100米自由泳项目中连夺两枚金牌的刘泽兵因病致贫,生活困顿,以致15岁的儿子辍学,76岁的老母亲捡垃圾为生。这位有着“独臂英雄”之称的汉子,目前唯一的生活来源仅是每月166元的低保金,生存之“困”使他失去了往日叱咤赛场的雄风。

  刘泽兵的经历并非特例,近年来退役运动员生活困顿的报道屡屡见诸报端。前亚洲举重冠军才力因生活窘迫,33岁就抱病身亡;江西一名全国举重亚军退役后因生活所迫竟干起了生产劣质矿泉水的“营生”。

  这一系列事件曾引起社会对退役运动员生存状况的关注和担忧。然而,在社会各界“一声叹息”之后,退役运动员的出路问题仍旧是摆在人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成为体育明星无疑是所有运动员的人生梦想,在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一夜成名便身家百万,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诱惑。假如成名梦想破碎,对一些运动员来说,便意味着丧失了生活的目标和赖以生存的基本技能。在去年的雅典奥运会上,一名刚从赛场上下来未能夺金的运动员在面对媒体采访时不禁落泪,因为夺金梦想的落空极有可能使他陷入对生存出路的忧虑,而这种不断蔓延的忧虑正危及中国体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很多家长由于担心孩子的未来出路而不敢轻易将孩子送去吃体育饭,体育后备人才因此不断萎缩甚至面临“断层”。据了解,仅江西省各县市原有的60多所少年体校中已有50余所因生源匮乏,不得不并入当地其他学校。

  造成退役运动员生存之“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传统的从县市少年业余体校到省级体校再到国家队的输送培养方式,客观上造成运动员接受的教育方式过于单一,“读训”矛盾长期存在,运动员综合素质不高;另一方面,体育市场不完善和体育经济不发达又制约着运动员退役后就业途径的拓展。

  读书和训练的矛盾与争论似乎从未停止过。许多运动员一旦迈入体校大门就如同走上了“不归路”,放弃了学习、荒废了学业,除了自己所学的体育项目,别无所长。在第五届全国城运会期间,新华社曾组织了一次“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调查”和“少年体校现状调查”。调查显示:体校学生的文化学习基本被荒废,很多青少年运动员连九年义务教育都没有完成,甚至有的世界冠军不会汉语拼音。

  化解日益突出的“读训”矛盾需要的是体育界乃至教育界人士力破坚冰的勇气,不过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一些探索性的改革正在一些地方悄然推行。为改变运动员退役后难以适应社会竞争的现状,江西师范大学率先与体育部门“联姻”,每年从江西各运动专业队和退役运动员中招收近百人入学,满足他们学历深造、知识更新、文化素质培养的需求,并为部分运动员退役前进行公文写作、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培训。但教育界人士同样清醒地意识到,对于一些文化教育长期缺失的运动员来说,提高其参与社会竞争的综合能力绝非一日之功。

  在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以己之“长”应对他人之“短”,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有社会学家认为,退役运动员要实现从生存困境中“突围”,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生存技能多元化的培养固然重要,但大力扶持发展体育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退役运动员发挥专长营造更多空间,才是关键所在。

  江西省体育局人事处副处长高慧琴告诉记者,江西退役运动员自谋职业可获补偿的激励政策正在加紧酝酿中。鼓励和帮助退役运动员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奋力搏击,或许才是我们应更多期待的。


 

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鞋狂一季度TOP10


AJ XX超强评测


AJ XIII评测


科比签名全白2K5


第三届高中篮球联赛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