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十运会网球如此“弃权”为哪般?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3月29日18:09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十运会网球单项预赛给人的感觉有点“虎头蛇尾”:前几天热热闹闹,各队为争夺各单项仅有的出线资格拼个你死我活,但到本该最精彩激烈的决赛却刮起“弃权风”———48场比赛只打了12场。更让人称奇的是,参加混双决赛的两对选手双双弃权,裁判最后只好无奈地“破天荒”判双方为并列冠军。 细想也不难理解。最后三轮时,余下16名单打选手和8对双打选手已经顺利拿到进军
那么是赛制有漏洞了?本来预赛的目的就是要选出一定数量参加决赛的选手,本次预赛在单双打第三轮和附加赛结束后就已经达到这个目的了。有人可能会说:“没必要进行最后的决赛,意义不大。”但殊不知,网球比赛一直采用的是单败淘汰制,有一定的偶然性。为了避免高手之间过早相遇,抽签时都会把他们列为种子选手,分布在距离尽可能远的位置。理论上,他们只要能顺利过关,最终在前八或者前四时就将相遇。为了决赛的抽签,预赛就必须决出全部名次。万一有人因伤退出,也能根据名次找到替补选手。因此,预赛第三轮过后的比赛并非多余。 归根结底,还是运动员对体育精神理解不够。在比赛中根据情况采取策略上的调整是可以理解的,但预赛也是锻炼过程,如果功利地仅以结果为唯一目标,那就失去了比赛的锻炼价值,“锦标主义”也就近在咫尺了。即使是赛制有漏洞,运动员也要对得起观众。记得在江门的一次ITF比赛中,经常在国外训练的我国头号男单王钰就对记者坦言:“我们对网球的理解太浅,国外职业选手每打一拍都觉得是一种享受。”这种思想境界培养了不少优秀选手每球必争和永不言败的思想意识,不轻易放弃一场比赛。像莎拉波娃,她在去年参加中国网球公开赛期间,几乎每天都泡在训练场上。国外网球选手这种职业化的体育精神境界值得国内选手学习。 本报记者 黄启兵 (子琦/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