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球员下岗假球黑哨潜伏 中超本周开赛麻烦仍不断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3月28日09:41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28日电北京青年报报道,第二年的中超眼看着就要拉开大幕,而中国足球也进入职业化改革以来的“冰点”。曾经的改革“先锋”,如今已经开始为生存而担忧,联赛第一次面对没有冠名的尴尬,曾经号称价值数十亿的联赛市场极度萎缩,过去“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球员们也开始了大面积的下岗。新赛季的中超联赛面对着诸多问题———假球、黑哨、商务开发进入困境,观众人数大幅度萎缩,联赛诚信度下降。中国足球的领导者们期待着新赛季的中超能浴火重生,凤凰涅槃,而他们在面对诸多存在的问题的态度也许将决定未来
中超联赛的存亡兴衰。新赛季中超也许是最困难的一届中超,当然也是最关键的一届。

  -球队举起“限薪大棒”

  两三年之前,我们的甲A球员们还是那么的不可一世,动辄数十万的“签字费”,以及上百万的年薪,几乎让我们的联赛变成了“富翁梦工厂”。但高薪没能带来球员们的奋发图强和自律,反而让他们中的不少人向贪得无厌的方向发展。去年底的那场声势浩大的投资人革命,与其说是投资人们对中国足球的现状不满,倒不如说他们更是在为自己愈发艰难的收支环境而愤然反击。那场改革在其他方面是否有所收效,目前很难得到答案,但在新赛季的中超开始前,投资人们却在“限薪”这个问题上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几乎所有的中超俱乐部都在年初挥动起了“限薪大棒”,各中超俱乐部主力球员的薪水平均至少有了30%左右的下降,有些俱乐部的降薪幅度甚至达到了50%。因为限薪而产生的纠纷也层出不穷,先是李玮峰、李毅等国脚同深圳健力宝俱乐部进行的激烈的“薪水大战”,之后又是沈阳金德俱乐部因为限薪问题,准备封杀本队5名年轻球员。

  从表面上看,是球员薪水的降低,但其实质却是整个中超投资规模的压缩,一次中超商业价值以及球员价值的重新估价。其实前些年中国足球的红火,很多方面都是自身的虚火上升,自己将肥皂泡越吹越大,如今的“限薪”也许将让本赛季的中超回归真实。

  -期待遏制假赌黑

  从某种意义而言,首届中超必将成为中国足球历史上很重要的一个章节,这倒不是因为这是历史上的第一届中超联赛,而是假球、赌球以及裁判问题,在上个赛季出现之频繁,可以称得上“盛况空前”,中国足球和球迷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而在新赛季中,这些联赛中存在着的丑恶现象能否得到根治,将成为决定中国联赛是否会就此“崩盘”的关键因素。

  尽管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因为联赛的暂停,这些丑恶现象也有偃旗息鼓之势,但是随着前天足协杯的开幕,所发生的一些事情似乎在告诉大家,新赛季的中超联赛中绝不会就“天下太平”,中国足协假如不能以“乱世用重典”的勇气,花大力气去整治联赛环境,新赛季的中超联赛局面可能要比去年更糟糕,更难以收拾。

  中国足协直到现在,仍不愿意承认,最近几年联赛环境的极度恶化,同自己的管理水平低下,以及“危机公关”能力不强有关。但作为职业联赛的主要管理者,假如再不愿意正视自己的一些弱点,千方百计地将“假赌黑”的毒瘤从自身肌体上剔除,中国足球的未来将比现在还“黑暗”。

  -联赛经营环境改善尚需时日

  毫无疑问新赛季的中超联赛将是职业化改革以来,最“囊中空空”的一届联赛。联赛诚信度的下降,球迷们的不认同,以及诸多问题的存在,最终让联赛的商业价值下降,而总冠名的空空如也,将令维系联赛正常运转的资金链出现问题。

  在新赛季开始前,几乎所有的中超俱乐部都在“八仙过海、大显神通”,甚至像上海申花这样的老牌俱乐部还传出了新赛季招商额已经达到几千万的“商业奇迹”,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新赛季中超将要面对的恶劣的商业环境。赞助商们已经开始不愿对中国足球“一掷千金”,他们中的不少人,甚至因为对中国足球的失望而“一毛不拔”。

  中超联赛商业环境既然已经跌到了前所未有的“冰点”,那么要想扭转这种窘境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上海申花的那种“商业奇迹”也许只是特殊环境下的一个特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新赛季的中超能否让自己面前的“无米之炊”得到认可,将是联赛能否走出低谷的关键。(杜锐)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