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赴港炒汇三大风险威胁汇民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3月28日08:52 南方日报

  核心提示

  由于目前国内投资渠道狭窄,外汇投资产品单一,一些内地投资者在外资咨询公司“赴港炒汇手续费低”、“利用杠杆可放大资金使用效率”等说法的诱导下,争先恐后到海外市场去炒汇。但业内人士提醒指出,收益与风险成正比的原则永远不会变。一方面,在目前的外汇管理制度下,内地居民将资金汇至境外炒汇仍属违规;另一方面,境外外汇交易商的
资质参差不齐,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投资者切勿在自己不熟悉的交易商处开户投放资金。

  引子

  违规赴港炒汇之风正在蔓延

  3月23日下午2时30分,广州中信广场一个十多平方米的小房间里,香港福汇亚洲有限公司定期举办的“威力学堂”再次准时开课。授课老师来自香港,是福汇亚洲的一位客户经理,学生的来路则五花八门,一堂3小时的课陆续来了近20位听众,将小房间坐得满满当当。

  这不是专业进修班,也不是公司说明会,而是一场为培养汇民而免费举办的“炒汇扫盲讲座”。当天的课程教授的是“外汇平台攻略”,如果你还有兴趣,第二天可以继续听“技术分析入门”。类似这样的课程在广州每星期都有,地点固定,只需到福汇亚洲的网站上申请,就会有电话及时通知你去上课。

  福汇亚洲是香港的一家持牌外汇交易商,为什么乐此不疲地在广州让汇民享受“免费的午餐”呢?对此,授课的客户经理并不讳言,“你们的交易量越多,我们就越有得赚”。

  记者从多位汇民口中得知,香港的一些券商或专门的外汇交易商到深圳、广州甚至上海等内地城市手把手地教内地居民炒汇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而在去年上半年以来则明显变得更加频繁。不过,这些交易商极少在内地设立分支机构,而习惯于通过自己操控的金融顾问公司和咨询公司的名义直接与内地客户见面。

  假如内地客户有意,中介公司随即将香港外汇交易商的公司银行账号告知客户,只需将外汇存入此账号,再签订买卖协议就行。据称,目前通过这种渠道到香港炒汇的内地居民人数并不少,一些香港外汇交易商还专门开设了炒汇心得交流网站,其中,使用简化字体的内地用户占了相当一部分。

  风险一

  咨询公司违规拉客户缺乏监管

  上述类型的咨询公司多数在广州、深圳等地注册,最低注册资金只需要30万元。早在成立之前,这类咨询公司已经与香港外汇交易商签订了委托协议,由其负责揽客,客户再通过香港外汇交易商的网络平台进行网上外汇买卖。其中在内地已经较有知名度的福汇亚洲公司则干脆在去年注册了基技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将定期免费的炒汇扫盲课程“威力学堂”设置其中。

  咨询公司员工的主要工作,就是经熟人介绍或者打广告,以举行茶话会、推介会、说明会的形式,热心拉拢珠三角地区的有钱人成为某家香港外汇交易商的客户,而咨询公司从中抽取回扣。

  “其实只要细心留意这类咨询公司的经营许可证,就会发现其经营范畴里没有经纪业务这一项。实际上,也不可能有,因为我国还没有给予此类境外金融公司相应业务的许可。”中信实业银行广州分行外汇交易中心一位资深人士表示,由于经营范畴上没有金融业务,这些咨询机构不受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归口监管,一旦与客户发生纠纷,大不了赔掉30万元注册资金走人,客户若与之建立资金关系则会潜藏很大风险。

  因为知道此类经纪业务在内地不合法,这些咨询公司在跑业务时便会想尽办法逃脱监管。例如,咨询公司只会与客户谈到同意签约开户的程度,而不会直接为其办理开户手续。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分局有关负责人指出,此类“点到为止”的做法,让监管机构难以捕捉咨询公司违法揽客的证据,也就无法进行有效监管。

  还有一种揽客的经纪人甚至根本不在内地注册公司,单枪匹马就可以四处推销与之合作的外汇交易商。知情人士说,她碰到过的这种经纪人来自五湖四海,香港、美国甚至中东,经纪人往往给内地居民许诺相当高的收益率,吸引其在境外陌生的外汇交易商处开户。

  风险二

  资金违规汇出得不到法律保护

  假如内地客户有意,中介公司随即将香港外汇交易商的公司银行账号告知客户,只需将外汇存入此账号,再签订买卖协议就行。在福汇亚洲,每个交易账户的最低开户资金仅2000美元。

  如果客户将外汇存放在内地中资银行,咨询公司会以转账手续费高昂为由,建议客户到香港跑一趟,将外汇存入交易账户开户行所在的银行,降低资金调动成本。如果没有存折,可以用国际信用卡通过Paypal 公司网上支付系统来汇款。业内人士称,除了这两种方式外,现在内地资金流出的方式五花八门,主要是通过地下钱庄,尤其是资金量数百万级的客户。

  虽然我国现行的外汇政策没有给内地居民开放此类投资通道,但由于目前资金汇出渠道很多,很多内地汇民并不认为个人外汇汇出用于投资有什么不妥。

  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分局有关人士介绍说,2003年5月正式执行的《境内居民个人外汇管理暂行办法》拓宽了非贸易项下的个人外汇支出用途,如个人因私出境旅游、探亲、会亲、留学、就医等,但唯独没有提供投资海外金融市场的许可。虽然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政策呼之欲出,国内个人投资者未来可以通过QDII的渠道去海外投资,但目前这种行为是违规的。违规流出的外汇,当然得不到相应的法律保障,相关风险只能自己承担。

  一位汇民讲述了自己的惊魂时刻。今年3月22日凌晨4时,他正在一家香港外汇交易商的网上交易系统上买卖英镑,下单之后,突然感觉英镑兑美元的汇率报价异常,随即打开中资银行的外汇报价网页核查,发现香港的英镑报价比市价低了100个点子。该汇民判断是香港的系统报价出错,立马决定平仓,但该交易系统突然瘫痪,他急中生智打通电话下达指令,才避免了保证金损失,当时真是惊出了一身冷汗。如果当时这位汇民的资金受到系统出错的影响而遭受损失,他想通过法律的手段讨回公道怕是要费一番周折。

  风险三

  高倍杠杆放大收益也放大亏损

  这位汇民表示,香港外汇交易商的系统他已经使用了三个季度,这是头一次出现故障,所以不准备收手。他曾经在中资银行做过外汇实盘交易,但因为资金量小,收益也少,他转而投奔香港外汇商做外汇保证金交易,利用资金杠杆以小博大。

  以福汇亚洲为例,该公司专门为资金量小的个人投资者设立了迷你账户,1万基准货币为一手(外汇保证金的基本交易单位由10万单位基本货币组成)。开仓的“最初保证金”为每一手500美元加上5点点差(万分之一为1点,交易商根据市场自己制订货币买入价和卖出价,其间的差就是点差,可视作手续费),就是说账户资金可以放大20倍交易。当如果按照美国的规则,汇民可以将保证金放大到200倍进行交易。同样是做一手1万美元的外汇买卖,只需要55美元(50美元加上5点点差)的保证金。

  保证金交易可以极大地放大利润率或亏损率,对资金量小的客户而言,微小的价格波动就会导致收到补仓通知或者被强制平仓。中信实业银行外汇资深人士介绍,如今汇市的波动大约一天有50个点子左右,如果做实盘交易,即使偶尔方向判断错误,亏损也有限,但如果利用杠杆将资金放大20倍、200倍,对应的5%、0.5%的保证金瞬间蒸发的情况比比皆是。

  除了权衡杠杆风险外,“有的汇民发现,真正用于交易的外汇明显少于客户账上的保证金”。资深人士解释,所谓“可用保证金”要以交易单位的整数倍计算,此外还要扣除点差和利息差等。

  其中,汇民特别不可忽视外汇息差因素。在保证金交易中,投资者可能获得可观的利息收入,因为计息方法不是以实际金额而是以合约金额来定。但值得注意的是,只有买进高息外币时才有利息收入,卖出高息外币不仅没有利息收入,汇民还必须支付利息。例如,由于日元存款利率长期接近于零,卖出日元买进其他货币时,必须要将息差损失考虑进去。

  一位在海外市场炒汇的汇民笑言,自从做保证金交易以来,他在前三个季度交了不少“学费”,也就是近几天才享受到赚钱的感觉。他建议,没有炒汇经验的人士最好先看一年的外汇走势,在网上模拟账户上实习,然后尝试做实盘交易,身经百战之后再涉足保证金交易。

  与中资银行开办的外汇经纪业务相比,香港外汇交易商不仅能开办“刺激”的保证金交易,还提供相当优惠的点差,对汇民吸引力不言而喻。

  目前,中资银行的点差也与国外银行相差甚远。在国内外汇交易最活跃的温州,各大银行基本将点差定在10点上下,据说已经是银行开办该项业务的成本下限,而上海各银行报出的点差为40点,北京同业公会规定对普通客户的双边点差为30点。相比起来,中银香港等海外银行的点差普遍为5点。福汇亚洲客户经理表示,该公司报出的5点点差中,有3点归银行,还有2点归自己,由于交易量每天20多亿美元,这2点收入还是很可观。

  此外,国家规定中资银行只能开办外汇实盘交易。中国银行人士解释,我国政策对外汇保证金交易的限制有历史原因,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外汇交易市场刚刚建立,当时部分期货公司和银行开办了外盘期货和外汇保证金交易,由于缺乏监管,市场变得非常混乱。1994年8月,中国证监会等四部委联合发文,全面取缔外汇保证金交易,此后再没有恢复。

  中行人士认为,经过十多年的磨炼,中资银行、内地汇民的外汇交易能力与风险意识日趋成熟,对保证金交易的需求也日益膨胀。今年两会期间,上海的政协委员还首次提出建立外汇期货市场的议案,相信未来这项业务中资银行也能做。

  什么是外汇保证金交易?

  外汇保证金交易也称为按金交易,它是指在金融机构之间以及金融机构与个人投资者之间进行的一种即期或远期外汇买卖方式。从本质上讲,有点类似于国内已经发展多年的期货交易。在进行保证金交易时,交易者只付出0.5%-20%的按金(保证金),就可进行100%额度的交易,也就是“以小博大”。在获利可能性增大的同时,风险也进行了同样的放大。

  外汇保证金交易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伦敦,后来被引入香港。在我国,上世纪90年代初曾经有一批个人和机构参与过此类交易。

  专题撰文 本报记者 夏倩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