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观全国两会谈体育改革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3月24日09:39 南方都市报

  老火靓汤

  魏纪中专栏

  从全国两会代表和委员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到,今年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内整个改革的一个关键点是政府自身的体制改革,从一个“经济型的政府”逐步过渡成一个为社会、为
市场主体服务的政府,以便全面建立一个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体育运动事业怎么深化改革,目标、方向似乎早已明确——全民健身、提高竞技水平、准备2008年奥运会、发展体育产业,但是从政府职能转变的角度看,又准备怎么做,似乎不很明确。当然,非政府学者考虑的是“应该怎么办”,政府部门考虑的是“目前只能这么办”,群众关心的是“对我会怎么样”。把三者如何结合起来,也是探索与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一个在体育管理部门工作过40年,现在虽已退休,但仍然有机会参与一些体育经济活动的人,想谈些个人的看法。

  全民健身,增强人民体质,这是体育运动的基本矛盾,这一点上我看没有什么分歧。问题在于国家财政投入多少,体育主管部门精力放在这上边多少,与运动的训练、竞赛的关系又怎么摆。我的看法是,群众的事凡是群众和社会能够自己去办的应该尽量让他们自己去办。全民健身应是群众在政府的指导下,自己组织、自己治理,国家在基本建设、技术指导上通过体育彩票或者建设投资的方式予以支持。而且这种支持应对农村和尚落后地区有所倾斜。可组织几个“工程”使他们有所受益。

  体育产业的问题已经讨论得够多了,这也是一个凡是市场能够办而且会办得好的事,放心地让市场去办的问题。政府及其所属事业单位要避免“与民争利”,也少搞利用审批和核准变相收费。让体育资源(包括人才资源)能更自由地流动起来。

  分歧较多的是运动员训练这一块,政府体育主管部门要不要“抓”。“管”实际上就是在“办”,所谓“管”“办”分开,目前似乎分不开。首先是政府需不需要财政投入,如果政府不投入,谁能投入。我看对多数运动项目来说,还没有组织和个人真正愿意投入或进行有效的投入。社会、企业不愿办或不能办的事,当然仍旧由政府来投、政府来办,除非大家认为这件事不需要办。这是从改革理论上的一种解释。至于如何投入、如何办和管,都有比较大的改革空间。战线是否需要拉得那么长?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如何把各自的积极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减少投入成本,增加培训效率?这也是政府职能转变应有之义。

  (鸣谢:中体产业)

  魏纪中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