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人才流失显体制弊端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3月22日11:45 扬子晚报

  2005年,继田亮被除名后,中国跳水又迎来清华跳水队小队员擅自出走的事情。从表面看,这次争议来自于清华跳水队与游泳中心和地方队之间的协调不利,但实际上,双方争论的焦点无非是几项关键性权利,即“注册权”,“参赛权”。而这些权利都是被垄断于各级体育政府部门。正是这种垄断造成了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三个矛盾。

  矛盾一 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之间的断裂。

  我国原来的体育体制,人才的培养和选拔都是在体制内部进行,两者矛盾并不突出。然而,在体育社会化的今天,体育人才的培养过程已经出现了清华跳水队这样的由社会组织非职业体校承担培养工作的例子。但是,这种机制并没有改革彻底人才的培养虽然社会化了,但在人才的选拔上又不得不进入原来的“国家选拔”体制,即通过参加省队,参加全运会,最后进入国家队的体制,即“清华跳水队的队员如果不能接受地方队的注册,就没有资格参赛,更不能进入国家队”。

  矛盾二 国家培养与社会培养之间无法协调。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体校、地方队和国家队的“三级体制”。这种体制相对封闭独立,具有专业化程度高、力量集中的优势,曾经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近年来其弊端也日益显现,突出表现在资金约束、训练与文化学习脱节、运动员再就业难等等。而社会办体育虽然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但其地位仍然受控于原有体制,突出表现在“注册权”和“参赛权”都垄断于各级体育部门,而不是社会团体,职业运动项目企业化和公益运动项目院校化还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矛盾三 专业运动员训练与普通教育培养的矛盾。

  从国外情况看,体育发达国家大多没有我们这种“举国体制”的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国外包括专业体育和职业体育的人才选拔和培养都主要依靠学校。与国内体育学校脱离普通学校教育而自成体系的机制不同,西方国家的专业体育是在学校里完成的,即通过小学—中学—大学或实业团体和俱乐部来发掘优秀的运动员。青少年选手通过业余时间进行训练,始终不脱离学校教育。国外的学校拥有很高的管理权限,能够有资格参加各种赛事,这一点却是清华跳水队所无奈的。

  因此,清华跳水队此次队员出走事件,反映出现行体育人才培养和选拔制度的弊端,是体育社会化过程中社会办体育与国家办体育两种机制碰撞的结果。陶冶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