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报:短道速滑没有市场 如何职业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3月16日01:08 中国青年报 | ||||||||
短道速滑怎么了?滑坡了,低谷了,冬奥会拿金牌变难了。国家队抱怨冬运中心投入太少,冬运中心埋怨地方体育局不肯花钱。就像以往的分析一样,一落到钱字上,便无果而终。 运动员训练不可谓不苦,教练员心思不可谓不重,但成绩一不好就把责任推到队伍身上,自然有失公允。可如果指望靠中心拨款来搞后备人才培养,显然也不现实。至于靠造
一方面是成绩压力,一方面是无源之水,这是曾经辉煌的中国短道速滑如今的现状,也是中国许多关注度不够的项目必须面对的尴尬。 走职业化道路,按市场化运作,足球和篮球的市场化成了无数项目学习的范本,许许多多的所谓“职业化联赛”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但市场是有其自身规律的,不会因为出了几个世界冠军,或者是有了几位名角该项目便立刻成为市场的宠儿。更不会因为职业化3个字就会转眼间财源滚滚。碰得鼻青脸肿后,有些联赛停了,有些边赔钱边撑着,有些项目则继续萎缩。 短道速滑是其中一例。最红火的时候,冬运中心曾喊出过“北冰南移”的豪言,现如今连作为人才输送基地的东北三省,其群众基础亦日渐萎缩。一个专业运动人才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的,而他们的起步无一例外都是从孩子的兴趣和家长的支持开始的。如果孩子的周围没有使其产生兴趣的环境,如果家长认为这种支持毫无必要,抑或根本无力支持,一个高水平人才的出现无疑需要运气。 冬运中心可以打造出一个杨扬,田管中心可以打造出一个刘翔,但这种打造不具备代表性,并不代表一个项目水平的整体提升,更无法代表群众基础的雄厚。 就像雨后悬在半空中的彩虹,虽然美丽壮观,但难得一见且说没就没。 增加投入,并将投入中的大部分用在个别重点队员身上,这是现阶段很多边缘体育项目争取好成绩的通用办法,说实话,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但其结果只能如雨后彩虹那样,美丽壮观却难以为继。 单从成绩看,竞技体育与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并不绝对,但从一个项目的长远发展看,这种关系是必然存在的。 作者:曹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