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暴露大问题:运动心理训练不是可有可无的“小菜”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3月15日15:32 新华网 | ||||||||
新华网青岛3月15日电 记者来信:运动心理训练不是可有可无的“小菜” 新华社记者刘海民 两天前,CBA季后赛的第三轮,新疆队与北京队交手。在还剩5分钟的时候,新疆队83:68领先北京队15分。但这最后的5分钟里,新疆队突然蔫儿了,北京队则进攻连续奏
对运动心理训练认识的不足,一直是困扰我国体育发展的桎梏。多年来,我国运动员在训练中遵循的都是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的科学化大运动量方法,但这个“三从一大”,普遍存在着科技含量较低的现实。近年来,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营养学等许多内容的科学化训练开始步入我国体育的各个项目,但依然步履蹒跚。业内人士认为,技术难关可以突破,但心理障碍很难逾越。中国足球的“恐韩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尽管足球圈子里的人忌讳去提“恐韩症”,可一碰韩国队,我们的打法就变了形。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女篮决赛,离终场还有1分7秒钟时,中国女篮还领先美国队7分。但就在这时,中国女篮突然像变了支球队,技术完全变形,攻不进,守不住。最后,中国女篮功亏一篑,只得了一个亚军。第一届世界职业围棋赛,聂卫平在五盘三胜制的决赛中,先以2:0领先韩国棋手曹薰铉。眼看大功告成,聂卫平却突然昏招迭出,在后三盘里接连犯了甚至连业余棋手都不可能犯的错误,到手的冠军又丢了。据悉,曹薰铉为了这场决赛,花巨资组成了一个班子,其中包括营养师、心理专家等,而聂卫平只有一个人在那里孤军奋战。 从朱建华的昙花一现到中国足球队的两个“黑色三分钟”,都印证了中国体育在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和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面与世界其它体育强国间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专家指出,所谓的心理训练,指的是对运动员在心理方面有目的进行定向训练的过程,也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施加影响,使运动员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为更好地参加运动训练和争取优异比赛成绩做好各种心理准备的训练过程。尽管心理素质能够对竞赛成绩产生直接影响,也会对体力和技战术水平的发挥起到不小的作用,但懂得这个道理的小小大大的足球、篮球或其它项目的俱乐部,依然是可以花大钱去请国内二流、三流的教练员,却不肯花小钱去请国内一流的心理咨询师。据了解,国内目前各运动项目的俱乐部里,配备专职心理医生的寥若晨星。 美国、俄罗斯、德国等体育强国早把心理训练作为了一个固定的组成部分,贯彻始终,常年不断。在那些国家的运动队里运动心理学家是不可或缺的。中国女子柔道队教练徐殿平说,心理素质的好坏在非比赛时,是无形的,抽象的,而在比赛时,又能明显地表现出来。当然,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也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长时间持续不断地训练。 不是说,加强了运动心理训练,比赛就一定会赢下来,但起码在科学的运动训练中重视心理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调整好自己的竞技状态。大量的实践表明,心理训练是提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的潜力最大的途径之一。美国学者格鲁波就说过:“对初、中级运动员来讲,80%的是生物力学因素,20%是心理因素,高级运动员则相反,80%是心理因素,20%是生物力学因素。”1976年奥运会十项全能冠军詹纳说:“在奥运会水平的田径比赛中,心理问题占80%,体能问题占20%。”美国游泳队总教练甘里尔也说过:“心理训练使游泳队的良好成绩增加10%一20%。”由此可见,运动心理训练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一碟“小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