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CBA也需要人才流动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3月08日15:56 北京晚报 | ||||||||
孙保生 谁能想得到在八一队坐了10年板凳的遇俊锴,居然一下子成了云南红河的台柱子呢!上个赛季在八一队只上场两个半小时、得到56分的“遇老七”,本赛季常规赛不仅摘取了“3分王”,还以762分的得分居全队次席。望着遇俊锴在球场上“舍我其谁”的气势,不禁想起了中国那句老话:“人挪活,树挪死。”
遇俊锴最早在广州部队队打球,10年前去了八一队。这10年他绝对练得够苦,但极少得到上场机会。2001年,王非曾把他选入中国大学生队,参加了北京大运会。那年他刚露了一下头,但很快又不见了。八一队前些年一则兵多将广,二则要成绩。如此一来,遇俊锴就被压下来了。偶尔上场,也是第七个上场打个几分钟,故此人称“遇老七”。尽管遇俊锴理解教练,但作为一名运动员,谁不愿意上场展示自己的身手呢?“我把10年青春献给了八一队的板凳。”听着小遇的真情倾诉,心中泛起阵阵酸楚。终于,遇俊锴在去年做出了果断抉择,转会到别的球队去。到了云南红河队后,小遇积压了10年的心力迸发了。突破,分球,远投,抢断,还有那几次关键的一剑封喉。“这是那个遇俊锴吗?”很多人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但那确是活生生的遇俊锴。“如果这个赛季我再不离开八一队,我真的废了。”小遇也惊讶自己的巨变。 在CBA“人挪活”的不止遇俊锴一个。当年辽阳人郭士强也是在四川队打出来的,后来还成了国手。CBA创办10年来,也逐渐实行了人才流动,但能进入到交流市场的仍是少数,这就难免造成人才积压,而这正是中国篮球深化改革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即将推出的“北极星”计划中,有实施球员交易的措施。我们期盼着这一天早日到来,为了像小遇这样的球员不被废了,也为了CBA联赛整体水平的提高。 网络编辑:康琪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