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综合体育> 拳击> 正文 

老拳王:中国拳王几十年难再现 女子拳击可以大搞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3月07日11:20 新闻午报
老拳王:中国拳王几十年难再现女子拳击可以大搞
  谈起中国的拳击运动,如果不提这两位人物,那肯定是极不完整的。“南有周士彬,北有张立德”,两位在上世纪50年代叱咤风云、至今仍然健在的“拳王”一生见证了中国拳击的兴起、繁荣和低谷。对于中国拳击,他们有绝对的发言权。如今两位老人的共同心声就是:已经好几十年没有“拳王”出现了。

  精武门:

  搏击还需更多关注


  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风靡一时的香港片《霍元甲》吗?

  这是个曾经横扫上海拳坛、打破了“东亚病夫”称号、为当时的国人带了一丝安慰的民族英雄。不过,历史对于他的后人们来说真的只能感慨凭吊,过去的辉煌只能靠着相片来进行回忆。

  走进位于四川路横滨桥附近的一条小马路,你就会发现一幢名为精武大厦的20多层商务楼。而旁边的一条小弄堂,就是体育会的训练馆。

  “现在还好搬了地方,有了个大门面,如果换在那条小弄堂的话,的确很难找,如果不是特意来学习的,一般不会发现这里。”附近的居民道出了实话。而更让精武门感到“难堪”的,是现在前来学习拳击,甚至武术的人越来越少了。

  走进精武门的训练馆,霍元甲的照片高挂于墙上,著名的“精武精神”的口号则贴在训练馆的另一侧。旁边不少人在健身器械上不停地举着杠铃,而高挂起来的沙袋则基本上很少有人去比画几下。

  “我们现在基本上开设的是武术之类的课程,比如像什么太极拳、六合拳、防身术之类的,还有就是散手以及一些健美操的课程,基本上是大家喜欢什么就去做什么,其他的我们能不开就不开。至于拳击的话,学的人更少,基本上就是这固定的几个人。”精武体育总会训练中心主任兼总教练周敏德介绍道。“其实这里有地域的关系,上海很多人都喜欢跆拳道、空手道之类的,但拳击好像就不怎么受欢迎,可能觉得有些不太好看吧。”

  当记者问到关于拳击在全国的发展时,虽然不是最懂,但周敏德还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由于项目本身的因素,再加上中国人一般都有传统的观念,都认为拳击很伤身体。现在来学习的都是出于自己的爱好,很多拳击手家庭条件都不太好。此外,再加上拳击在国家体育总局那边并未立项,主要靠当地体育局资助。这些队员被召进各个地方队,吃住都由体育局负担,但是平时没有工资。现在上海虽然也有几个地方开设了拳击班,但效果并不怎么理想。我认为其实并不单单是拳击,还有其他许多搏击项目都需要大家的一起关注。“本报记者鲍华麟
老拳王:中国拳王几十年难再现女子拳击可以大搞
“南拳王”周士彬

  周士彬老先生今年83岁刚出头。尽管满头白发,早已退休的他却很闲不住,常常跑到外地看比赛,偶尔还到国外跑跑。老人家腿脚利索,十分健谈,几十年前的故事记得清清楚楚。如今,周老家已经“四世同堂”,儿子还在继续从事拳击教练工作。用周老自己的话说,他始终难舍对拳击的一片痴情。
老拳王:中国拳王几十年难再现女子拳击可以大搞
“北拳王”张立德

  刚刚过完80大寿的张立德老先生身体好得让人吃惊,家里养着一条健硕的拉不拉多犬,他很轻松就能把他抱起来走。张老一家在上海体院一间6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已经住了47年,而今他每个月拿着1500块钱的退休金,甚至还不如学校里看门的门卫。作为一项运动的泰斗式人物,张老晚年的待遇有点偏低。或许只有成绩不好的拳击项目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他是中国第一代“拳王

  周老出生在上海,1938年,16岁的他在虹口的一所大楼里读夜校,上海精武体育会正好在那栋大楼里,他看到里面很热闹,便跑过去参加,以后便常去四楼的健身房。精武体育会是当时上海非常出名的一个体育组织,很多项目就是从那里首先开展起来的,其中就有拳击。每两个月的拳击训练班,周老是里面的积极分子。由于肯学能吃苦,他很快就成为里面的佼佼者。

  1943年的第二届国际红十字会拳击义赛,周老三场比赛全部夺冠,“中国拳王”的称号就是当时的媒体给起的。一直到解放后50年代,周老几乎都是他那个级别的冠军。

  》》上海拳击有过辉煌时期

  赫赫有名的霍元甲创办了上海精武体育会以后,从国外请来“澳洲拳王”陈汉强,引进了拳击,从此这项运动就在上海乃至全国蓬勃开展起来。

  周老的记忆中,1948年他参加过一场难忘的比赛。3000人的拳击馆挤满了观众,票子全部卖光,外面还有不少等着退票。他赢下比赛以后,现场观众全都站了起来,把他抛在空中。“那个时候真的是一票难求啊。”

  但现在上海的拳击已经完全没有昔日的光景。“没有比赛也就没有冠军,几十年了,现在也应该出一个‘拳王’了。”周老在感叹:“有制度出来促使,肯定会有人出来的。希望这个项目能搞起来。”

  》》女子拳击可以大搞

  对于女子拳击,周老很有好感。他认为,国内的女子拳击跟国外起步差不多,如果花点力气,完全可以赶上甚至超过国外水平。

  “女子摔跤、女子柔道、女子举重跤能搞好,举重能搞好,拳击就不能搞好?中国女性本来就很能吃苦耐劳,我看女子拳击可以大搞,而且一定能搞好。”

  有一种说法,周老很反感:中国拳击不行,是因为中国人种不行,不适合拳击。他坚决反对中国人的体质不如外国人,“你看刘翔跑步不也赢了黑人吗?他的胜利是最好的反击。”

  》》因击败“南拳王”而成名

  张老是天津人,从1952年起在北师大上学,后来北体大刚建校的时候他过去,教的就是拳击。经人介绍认识了在上海搞艺术体操的爱人后,1957年他来到了上海,留在上海体院武术系任教。

  因为小学五年级时候看了一部描写拳击手的美国电影《十二回合》,张老迷上了拳击,几个小朋友自己买了拳套。后来在育英中学,他跟一个美国人学了三个月的拳击,那是他唯一的一次专业拳击训练。毕业后,他在北京有名的青年会继续自己的训练。

  1953年,在第一届全国民族体育运动大会上,拳击是表演项目,张老代表华北区,决赛碰上

  了代表华东区出战的“南拳王”周士彬。那时,谁都没想到张老能赢下在当时名震一时的“北拳王”,但在自己的老家天津,张老最终以点数取胜,成为第一个打败“南拳王”的人。由此,“北拳王”开始叫遍大江南北。这也是两位拳王之间唯一的一次交手。

  》》如今要发展很困难

  也许是怀念在北方“称王”的日子,张老对如今上海拳击运动的前景并不看好,没有大的比赛不说,连好的苗子都很难找到。

  拳击是一项艰苦的运动,在张老看来,上海的年轻人都不能吃苦。“上海人脑袋瓜聪明,他们爱做生意,喜欢赚钱,这么苦的运动没有人来练了。年轻人喜欢享受,他们来吃这个苦干吗?”而社会上某些看法也阻碍了拳击的发展。“有的家长怕孩子练拳击就是来打架,出去以后会惹事情,训练又怕被打伤。现在独生子女又多,娇得很,谁舍得送过来?再说,现在都要自己的子女念书、上大学了。”而有些练拳击的队员不自重,为了赚外块帮人“看场子”、捞黑钱,在社会上造成负面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张老很怕人一提起拳击就说:“你们是一群专门打架的。”

  “这几十年,发展慢了。”张老的眼里流露出忧伤,“专业的水平不高。说句老实话,在民间练的人也不多,全国都一样,后继乏人啊。”

  记者感言

  如果他们还年轻


  两位老拳王1953年的那场经典已经永远留在历史的记忆中,只可惜,这样的对决好几十年再也没有出现过。

  在走进他们的房间之前,我总担心老人家会不会是躺在床上,靠助听器、呼吸机或者家人的帮助与我交流。但实际却恰恰相反,两位老人神采奕奕,回忆几十年前,记忆非常清晰,讲话头头是道。谈到某场比赛的精彩处时,他们无一例外地会抬起双手,摆出对抗的姿势,发力时藤椅吱吱作响,仿佛真的又回到了拳击台上。

  只不过一说起现在,他们的眼神便刷地黯淡下去。两位老人都难掩失望,他们曾经心爱的运动,几十过去后,并没有什么能让他们再激动一把。

  于是我想,如果现在他们还年轻,他们肯定会套上拳套,冲上拳台,狠狠地向对手说一句:“我是中国拳手,你来吧!”

  本报记者关尹


 

评论】【体育沙龙】【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sneaker pimps


2K5评测


符合审美TOP10


四高手打造180


第三届高中篮球联赛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