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快乐传递给每个人--专访国际乒联执行主任塞拉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2月24日15:16 新民晚报 | ||||||||||
走出会议室,大厅里已是空空荡荡。这场由国际乒联执行主任主持的会议,是昨天各组讨论中耗时最长的。在一整天的会议后,塞拉欣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采访,斜靠沙发侃侃而谈。 上海魅力无人可挡 在昨天之前,塞拉已来过上海两次,第一次是在1999年。“那年上海举办了首届世界乒乓球俱乐部赛,那次比赛非常成功,上海充分展示出举办大型国际赛事的能力。”自那时起,上海就给包括塞拉在内的国际乒联官员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去年12月,塞拉来上海考察第48届世乒赛筹备情况。时隔5年,上海让塞拉觉得“好像换了个地方”。“上海发展的速度很惊人。选择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作为世乒赛举办地,对于乒乓球运动的推广与发展,毫无疑问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塞拉透露,上海打动国际乒联的另一因素,是其很好的乒乓球群众基础。“我知道,徐寅生、李富荣都是来自上海的优秀选手;上海每年还会有不少群众性的乒乓球赛,这里人人都会打球,人人都爱看球,由上海举办世乒赛再好不过了。” 筹备工作有条不紊 窗外华灯初上,塞拉对之前的参观依然津津乐道。 上午,塞拉一行首先来到筹委会的各办公室。他立刻被新闻宣传部墙上贴着的新闻中心图纸、工作节点、照片及剪报所吸引。“你们的安排很合理,工作做得很细致,想得很周到。” 随后他们来到正紧张施工的上海体育馆察看工程进展。去年底塞拉看到的上海体育馆,正值开工改建。“说实话,那时我是有点怀疑的,剩下不到半年的时间,你们能按期完工吗?”昨天,当听说改造已进入收尾阶段,并得到“3月底竣工”的保证时,塞拉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我相信你们的承诺。”他同时表示,举办类似大赛最重要的,是“当一座城市突然涌入许多运动员、记者、观众时,它能不能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能不能做到令每个人都满意”。不过当听取了筹委会的汇报,并亲自检查了工作进展之后,塞拉说:“看来我不必担心了,你们的一切工作都井然有序。” 期待比赛带来精彩 “我听说上海成功举办过F1大赛和NBA季前赛,上海人是见过大世面的,”但塞拉毫不担心这会影响本次比赛的吸引力,“乒乓在上海算得上是传统项目,许多人对它怀有特殊的情结,加上媒体宣传造势,相信这次出票不会令人失望。” 塞拉对本次比赛充满信心:“10年前天津就成功举办了第43届世乒赛。10年的时间,中国在不断发展,相比当时的天津,上海在交通、通讯、基础设施等方面,前进了一大步;选手水平也进步了,争夺会更激烈。”在他看来,这场盛会将更精彩。 塞拉同时也很看重乒乓球的长远发展。“给每个人带去欢乐——这是我对本届比赛的最大希望。不仅冠军高兴,所有参赛选手、观众都从中获得乐趣,乒乓球运动才能蓬勃开展、长盛不衰。” 本报记者俞剑实习生姚盈知 世乒赛筹委会副主任姚振绪(左三)、陈一平(右一)陪同塞拉(右二)考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