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样板,向辽足看齐!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2月24日04:11 球报

  2005赛季,辽宁队居然也成了在全国范围内叫得住的一个“样板儿”,只不过这一次辽足充当的是“成功搞定限薪工作”的典范。中国足协曾经在工作会议上专门推广过辽足的限薪秘笈,深陷限薪漩涡难于拔足的深圳健力宝队也一再拿辽宁队的经验来说事儿,那么辽足俱乐部到底是怎样摆平那一群动不动就爱起刺儿的小毛驴的呢?

  其实辽足的攻关策略并不深奥,也绝不复杂,“先摆平大腕”是核心思想。为了能在
全队范围内完成普降百分之五十的限薪难题,辽足俱乐部首先把教练组带头人王洪礼和球队的精神领袖肇俊哲当成攻关对象。执行董事张曙光与第一副总黄祖钢联袂对王肇二人展开了多达近五轮的劝说攻势,王洪礼向来淡薄名利,他很快便站在俱乐部的立场上接受了60万元年薪的报价。这个价码比他的前任、也是他的学生马林整整下降了一半,但是老王很能体谅俱乐部的难处,“今年本身就没有降级制了,俱乐部的商务经营工作肯定有很多困难,我们少拿点就少拿点,帮助俱乐部挺过这一个困难的年份才是真格儿的。”肇俊哲也是那种认理不服硬的性格,张曙光把辽足所面临的难处逐一讲给小肇听,然后又语重心长地请肇俊哲站到主人翁的高度来与俱乐部同舟共济,并且还附加了一些“通过广告和年度最佳评选等补充来让你在实际上达到去年的收入水平”的承诺,小肇也畅快地同意签约。

  在老王和肇俊哲都表态可以接受幅度为50%的降薪新政的情况下,教练组和球队的其他成员根本就没有人能提出什么异议。最终辽足签约的具体过程是这样的,助理教练唐尧东拿着一大摞子合同挨个房间走了一遭,“比签足球还快,总共用了不到15分钟就签齐了全部合约。”

  作者:特约记者方眉

  (来源:球报)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