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李富荣“把脉”中国乒乓球发展:先育人然后育才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2月24日02:32 新华网

  23日,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原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富荣在备战2008年奥运会乒乓球发展研讨会上,从举国体制、球员意识、后备力量、教练队伍、赛训关系、科研工作等六个方面“把脉”中国乒乓球的发展。

  举国体制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上下合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李富荣说:“省市乒乓球的发展就是中国乒乓球的根据地,根据地不稳,前面打仗就不踏实。
在不到4年的这个奥运周期里,国家乒羽中心应多到省市走一走,到西部调研,了解全局并制订符合乒乓球发展的规划。”

  对运动员的培养,李富荣说:“运动员培养首先是育人,然后才是育才,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他说:“一个运动员能不能比较长时间保持世界水平,除了技术因素之外,还和文化水平及个人修养有很大关系,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利益的诱惑使运动员思想很容易出问题,因此运动员思想教育任何时候都不能忘。”

  同时,他建议国家一、二队在后备力量的选拔上一定要控制人数,一些尚未“露苗头”的运动员就放到地方训练,今后调动原则上女队员最小14岁,男队员16岁左右。此外,还要保持人才输送渠道通畅,避免人为因素的搀杂。

  “现在往往比较重视运动员的培养,其实教练员青黄不接才是竞技体育真正的危机”,李富荣说,“要把竞争机制逐步引入教练队伍,竞争机制应存在于整个乒乓球人才队伍里,不仅仅是运动员,教练员也一样,不能说到了国家队就有了‘铁饭碗’,每个教练员都要有危机感,不能吃老本。”

  在赛训关系和科研方面,李富荣认为,俱乐部比赛时间一定要服从国家队的系统训练和重大比赛的进行,而中国乒乓球科研水平与面临的形势有很大差距,特别是世界打中国的形势使之更为严峻。

  [链接]

  回眸世乒赛1959年-1969年中国队崛起

  1959年,中国运动员容国团在第25届世乒赛男单比赛中连续战胜了许多世界高手,为中国夺得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世界冠军。1961年至1965年,中国队又以独特的打法,夺得11项冠军。其中在1965年的第28届锦标赛中,中国队夺得了5个冠军,达到了中国运动队有史以来的第一个高峰,也标志着中国男女队均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1971年-1979年欧洲复兴,中国队重整旗鼓

  第32届世乒赛上,瑞典男队打破了亚洲保持长达20年之久的团体冠军纪录。到了第33届,男单决赛是在约尼尔和斯蒂潘契奇之间进行的。中国队在33届和34届世乒赛上重新夺回男女团体冠军。

  1981年-1988年中国打世界

  中国队攀上世界高峰,结束了世界乒坛多国抗衡的格局,演变成中国打世界的局面。1981年,中国队在36届世乒赛上囊括了7项冠军及5个单项的亚军,创造了世界乒坛55年来由一个国家包揽全部冠军的空前纪录。此后,在第37届、38届、39届世乒赛上,又连续3次夺得6项世界冠军。

  1991年-1999年走出低谷,中国重攀高峰

  在41届世乒赛上,欧洲男队囊括了团体前5名,以瑞典为首的欧洲男队,已领先于中国队和亚洲各队。中国男队走出低谷,从男双项目最先有所突破。由第40届世乒赛的第3名开始,一直升至第42届的男双金、银、铜牌以及混双的金牌。

  在第43届世乒赛上,中国队继1981年囊括7项冠军之后,历时14年,又一次从低谷奋起,夺得全部比赛的7项冠军,真正重攀高峰,再创辉煌。

  第43届中国队的全胜,改变了自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世界乒坛的次序。在44届世乒赛上,中国男女队再次保持荣誉,夺得6金。1999年第45届世乒赛单项比赛,中国队又一次大获全胜,包揽了5个单项的冠亚军。

  期待再铸辉煌

  2001年在大阪举行的第46届世乒赛,中国乒乓球队再次创造奇迹,继1981年第36届、1995年第43届之后,第三次包揽了全部7个项目的冠军,使得中国队在步入大球时代后,再次从整体上走在了世界乒坛的前面。其中男团半决赛上刘国正对金泽洙那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斗成为世乒赛历史上又一经典场面。2005年5月的上海让我们拭目以待。



 

评论】【乒羽世界】【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