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健身教练面临尴尬:一边缺人才一边就业难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2月24日01:45 中国青年报 | ||||||||
本硕连读学了7年体育康复保健的毛迪,直到赴澳大利亚留学后才发现了自己的价值。与健身教练市场高端人才匮乏相悖的,是一批体育康复保健专业的大学生就业时受挫多多。 本报北京2月23日电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人体运动与健康学院博士毛迪,在留学澳大利亚后才发现
原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成都体育学院等6所体育高等学府和部分地方体育院校,设立体育康复保健专业(现为人体运动科学专业)都有10年以上的历史,查阅北京体育大学网站可以得知,学习这一专业的学生是通过高考招取,而非专业运动员出身。他们在校时需要学习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等医学专业科目,同时还要特别强化与人体运动技能相关的营养、康复等专业知识。培养方向主要是为专业运动队提供康复治疗人才。 毛迪在上海体育学院本硕连读,学了7年的体育康复保健,但在研究生毕业后找工作时却发现,需要自己的地方并不多。只有极少数的毕业生可以进入专业运动队当康复人员,少量的毕业生进了医院的推拿按摩室或政府、科研单位,另有一部分则当了体育老师,但大多数人改行做了基本上与体育不太沾边的工作。由于难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毛迪的自信心极度受挫,曾一度对自己在高考时的专业选择后悔万分。 直到他赴澳大利亚攻读博士学位后才发现,自己的专业在发达国家竟是如此吃香。赴澳留学后,毛迪多次利用假期,对北京、上海的健身教练市场进行调查,他发现,国内的私人健身教练行业中具有大学学历的人士极少,学过医学和人体运动科学专业的人士更如凤毛麟角。毛迪说,国内十几所体育高校的人体运动科学专业实际上与国外培养高级健身教练的专业非常相像,课程设置也基本相同,但长期以来,国内的体育高校的毕业生把就业目标一直锁定在运动队、体育教师等狭窄的范围内,而事实上,一个巨大的就业市场就在眼前。 私人健身教练目前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或地区健身行业的主要价值所在,在香港的某些大型连锁健身俱乐部,其私人教练每个月贡献的收入就达到350万港元,是健身俱乐部的主要利润来源。毛迪相信,中国内地目前的健身俱乐部还是以普通教练(群体教练)为主,但其发展趋势最终肯定会变成提供一对一服务的私人教练占主导地位。 毛迪说,学过人体运动科学专业的大学生,只需要加强身体锻炼,保持健康形象,同时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并不断培养自己的服务意识,那么,他们的总体素质就完全可以达到现在发达国家对私人健身教练从业人员的要求。如果中国十几所体育高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能发现这个就业市场,不仅能使就业问题得到解决,又能使中国健身教练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迅速得到提高。 作者:记者 慈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