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新闻晚报:田亮和跳水队之“鸡同鸭讲”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2月04日12:24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胡廷楣

  这一场争论是很叫人纳闷的,因为从一开头,我们就没有听清双方在表达什么意思。唯一的可能就是,他们都在讲“方言”,田亮说的是广东话,跳水队说的是温州话。他们都觉得自己有道理,但是他们互相都缺乏说服对方的能力。

  田亮在说的是商业开发,潜台词是我没有违反法规。

  跳水队说的是举国体制、训练的纪律,以及此风不可长。

  从田亮的角度来看,他已经这一把年纪,青春的尾巴,退出争论才是上策。从跳水队的角度来看,将田亮除名之后关起门来训练才是最佳方案。所以,他们现在都不讲。

  可是两个问题放在我们面前,谁也绕不过去,那就是“在法制和商业的条件下的举国体制”,以及“举国体制条件下人才的全面开发”。而这样两个问题恰恰是田亮和跳水队应该讨论的问题。

  毫不隐讳观点,我是举国体制的拥护者。今天中国如果没有举国体制,不知道要丢失多少金牌银牌!同样,我也是改革开放的拥护者,相信体育的功能绝对不仅仅是争取金牌,而且相信在法制和市场经济中,体育应该有更大的作为。

  典型人物田亮就在面前,似乎在说明“转型”这个特别时代的无奈。但是,如果我们的体育界能够张开双臂,用举国体制来欢迎一下市场经济那该多好啊!那就是说,体育界应该主动进入外部社会。这样,或许人们会感到举国体制不再是市场经济中的“特别的一角”。而运动员也有了更宽广的社会视野。如果能将冰箱推销给爱斯基摩人,为什么不能开掘一下目前比较艰苦的举重队、摔跤队?而日本的相扑巨人在旅行箱上狂舞的广告大家一定见过。并非没有先例,缺乏“动感形象”的围棋队在艰难的岁月中,进入北大清华教授围棋,当后来商业大潮涌起,当年的棋迷中,出现了一批老总,围棋队才迈开了走向市场重要的一步。

  开发人才是中国体育的传统。乒乓球队有两个成功的案例,可以说毛主席亲自进行了两次“开发”。一次是发现了徐寅生一篇打乒乓球的讲话中蕴涵的辩证法,体育就为社会提供了一个哲学的课堂。一次是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小球推动了大球,改变了世界两个大国的关系。而振兴中华的口号由男排响起,拼搏精神由女排飞起,超越自我因陈祖德而成为人们的座右铭。

  由此可以想见,这里说的人才开发,绝不是在商言商,更广阔的天空需要更开放广阔的胸怀,商业仅是一角。

  没有更多的建议,只有一个:经纪人的队伍既然至关重要,能不能将此列入举国体制的构思之下?

  会有这样一天,有人要同世界冠军胡佳谈些广告上的事情。我们那位小老弟微笑着说,好啊,请找我们的经纪人。“鸡”和“鸭”之间就有了“翻译”。



 

评论】【体育沙龙】【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