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国际大都市,谁制造了泡沫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2月03日18:08 扬子晚报

  国家建设部部长汪光焘日前直斥城市建设的种种“病症”,特别提到全国竟有183座城市提出要建“国际化大都市”,也就意味着在中国,平均每4座城市,就有一座把自己定位“国际化大都市”(2月2日《第一财经日报》)。

  何谓“国际化大都市”?虽然笔者没有看到权威、详细的定义,但从国际上看,目前为大家所公认的“国际化大都市”也不过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屈指可数的几个,即使
像香港这样的经济中心城市,也只能被认作是“二流”国际化都市,而像大陆城市发展较快的上海,专家认为要全面赶上香港,尚有一二十年差距,何以能有183座城市理直气壮地将自己定位到了“国际化大都市”?而更加荒唐的是,这样一个“泡沫”在不少地方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是付诸了行动。比如原安徽省阜阳地委书记王怀忠为了将阜阳建成“中国最大的城市”、“国际大都市”,耗巨资建设“阜阳国际机场”,当地干部、百姓为此都曾被摊派机场建设费,结果机场现在一片荒芜,成了野兽出没之地;四川绵阳为了建设“国内最好,国际一流”的机场,耗资近9亿元,现在每年亏损3000多万元,成了当地政府和百姓的心病。而更值得我们反思的是,今天看来如此荒唐的“国际化大都市”,当初又是如何在各地堂而皇之出笼的呢?

  泡沫是畸形政绩观的产物。何谓“政绩”?王怀忠有一句高度形象的概括:政绩就是能让上级看到的事情。说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是头脑发热、“拍脑袋工程”只是表象,不少地方官员上任伊始,为了能在短时间内“让领导看到”,喜欢找“突破口”。而“突破口”也就是另起炉灶出一套自己的宏伟蓝图,以示自己比前任、比同僚高明。于是,区域性、国内的“帽子”不够用了,只好到“国际上”寻找“突破”,而往往“突破”越大,越能引起上级领导的注意,所以“泡沫”也就容易越吹越大。当然还有少数官员热衷于制造泡沫还不仅是为了政治资本,也看中了大兴土木背后可观的经济利益,“浑水”才好“摸鱼”。

  同样叫人警惕的是,在很多地方,“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不光是少数领导在喊,还经过了诸多专家的各种论证,证明这是英明之举,从而对群众也产生了误导。这种典型的领导拍板、专家论证,也不仅仅是一个决策程序倒置问题。换句话说,即便是论证在先,但请谁来论证、谁的话可信、谁的话不可信,主动权仍旧掌握在为官者手中。因此,政府公共决策如果不形成一套严格的听证审查制度,而寄希望于领导的开明,依旧是难以得到保障的。

  当初雄心勃勃要建“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现在大都已经羞于提起往事,但教训是否真的吸取了呢?实践科学发展观,不妨就从每一个地方、每一位领导审视自己的目标做起,多一点脚踏实地,少一点虚妄的自我陶醉。薛兵


 

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卡特VC系列特辑


墨西哥Dunk Low


Lebron II low


Air Jordan XX


第三届高中篮球联赛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