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满足群众健身需求--访体育总局局长助理冯建中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2月03日09:12 中国体育报 |
记者昨日就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情况采访了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冯建中。 记者: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现在基本结束了,您能否简单介绍一下这次普查情况。 冯建中(以下简称冯):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是继1974年、1983年、1988年、1996年四次普查以来的又一次全国范围内的体育场地普查,由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统计局、教育部、铁道部、农业部、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旅游局、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3年12月31日。整个普查工作从2003年5月开始筹备,2004年5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普查工作先后经过了制订方案、设计论证指标、试点、布置动员、调查登记、数据录入汇总、课题研究等几个阶段,历时18个月,全国共动员26万余人参与,目前已经结束。 记者:与第四次场地普查数据结果相比,我国体育场地都有哪些变化? 冯:同第四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截至1995年12月31日)数据相比,8年来,全国体育场地占地面积增加了11.8亿平方米;场地面积增加了5.5亿平方米;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增加了1.58个,增长31.6%;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增加了0.38平方米,增长58.46%;人均投入体育场地建设资金增加了117.09元,增长377%。上面是一些总体指标的比较,在一些单项指标上,如新增加的场馆类型、单项体育场馆的数目、场馆利用率等指标都有提高,可以说是全面提高。 记者:能不能举一些具体例子,给我们一些实际的感受。 冯:比如,2003年底全国体育场共有3230个,比1995年增长了2058个,是1995年的2.75倍;共有体育馆1650个,比1995年增长了767个,是1995年的1.87倍;共有室内游泳池1593个,比1995年增长了1038个,是1995年的2.87倍。再如,2003年底全国共有体育场地种类64种,比1995年增加了16种,像卡丁车场、汽车赛车场、冰壶场、攀岩场、壁球馆、地掷球场等都是1996年以后在我国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的。健身路径遍布城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健身活动,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记者:体育场地与人民群众的健身锻炼密切相关,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改善密切相关。您能否总结一下8年来我国体育场地的变化情况。 冯:概括来讲有两大特征三大可喜变化。两大特征,一是体育场地的数量和规模有较大提高,人民群众参加体育运动条件得到了改善;二是体育场地的种类进一步多样化,结构趋于合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群众日益多元化的健身需求。三大可喜变化,一是体育场地的开放程度逐渐增加,全国体育场地的开放率达到了41.2%;二是体育场地的投资主体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民间资本和外资逐步增多,长期以来主要由国家投资兴建体育场地的局面得到一定改观;三是体育场馆的经营状况有了较大改善,自我生存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 记者:经过8年发展还有哪些不足? 冯:这次普查也暴露出我国体育场地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概括讲我国体育场地现状存在的问题是“三少、三偏”,少即为不足,偏就是失衡。 一少是体育场地设施数量少,质量不高。现在我国体育场地达85万多个,体育场地面积达13.2亿平方米,加入2004年后更多一点,仅从数量上看,已具一定规模,但是相对于我国13亿人口而言,每万人仅拥有6.58个体育场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1平方米多一点,与同时期的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平均每万人拥有200多个体育场地的状况更无法相比,而且现有体育场地大多数设施简陋,质量普遍不高。二少是体育场地的开放和利用少。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提高体育场地的开放率,虽然有很大成效,但仍很不理想,特别是我国体育场地大多数属于教育系统,占总量的65.6%,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率较低,仅为29.2%,同时开放的体育场地中利用率也不高。三少是公共体育场地少。目前我国公共体育场地不仅数量少,而且规模也比较小,平均每万人拥有开放的体育场地仅有2.59个,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健身活动的需要。 “三偏”一是我国体育场地地域分布不均衡。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在场地数量、规模、质量、资金投入上均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又高于乡镇农村,明显制约了经济落后地区和农民体育运动的开展。二是体育场地结构不均衡。室外体育场地是主体,室内体育场地偏少,篮球场、排球场、门球场、小运动场等室外场地占有一半以上的比例,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身需求难以有效满足,同时也制约了许多运动项目的开展。三是经济结构不均衡。81万多个体育场地(不含解放军、武警、铁路系统),国有经济有64.4万多个,集体经济有12.6万个,公有制经济成分偏大,达到95%以上,民间资本投入不足。 除上述情况外,还存在体育场馆整体经营情况欠佳、公共体育场地被占等问题。 记者:本次普查对体育系统的被占场地做了专门的统计,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冯:由于被占体育场地是已经消失的体育场地,考虑到普查的难度和可行性,我们仅对体育系统被占的体育场地进行了登记。本次普查全国共登记被占场地303个,被占面积245万平方米,原投资总额13亿元,除海南、西藏、宁夏外,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体育场地被占情况,有的部门无视广大人民群众健身权利和《体育法》、《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法律规定,直接参与侵占体育场地,是值得引起有关部门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记者:最后,能否讲一下普查工作结束后下一步的打算?老百姓很关心政府将计划怎么做,将采取怎样的措施建设更多更好的体育场地,怎样让群众更加方便地锻炼身体。 冯:这也是我们进行本次普查的目的所在,为科学决策服务也是普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我们目前针对普查数据已经着手进行相关分析和研究,寻找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根据数据分析反映的问题我们将联合有关部门进行商讨,进而制定相关的政策,采取相应的措施,规划、建设、管理、保护好体育场地,使体育场地建设能够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能够不断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要。(来源:中国体育报) |